祷雪天竺由灵鹫过冷泉
降香天竺去,瀹茗冷泉来。
新径石间过,危亭木杪开。
烟山晴若画,霜叶湿如灰。
点检经行处,今年未见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沿着降香天竺的道路走去,从冷泉泡一壶茶。
走过新开的小路,在树梢上的亭子里休息。
烟岚弥漫的山景如画,霜叶湿润如炭。
回头看看这一路走过的风景,今年还未见到梅花。
去完善
释义
1. 祷雪天竺:祈求天降大雪。天竺,指杭州的天竺山。
2. 降香:降低香气浓度,这里可以理解为不使香气过分浓郁。
3. 灵鹫:在杭州飞来峰。
4. 冷泉:西湖边的冷泉寺。
5. 瀹茗:煮茶。
6. 新径:新的道路。
7. 石间过:在石头中间经过。
8. 危亭:危险的亭子,这里是形容亭子陡峭。
9. 木杪开:木梢上开花,意为树林间花朵开放。
10. 烟山:烟雾笼罩的山头。
11. 霜叶:被霜打过的叶子。
12. 湿如灰:湿润得像沾了灰一样。
13. 点检:检查,查看。
14. 经行处:走过的路径。
15. 未见梅:没有看到梅花。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冬日雪后拜访天竺寺、冷泉亭的所见所感。首联“降香天竺去,瀹茗冷泉来”描述了诗人从天竺寺出发,来到冷泉亭品茗的场景。颔联“新径石间过,危亭木杪开”形象地刻画了诗人在山间行走,穿过崭新的石头小路,攀上高耸的木制凉亭的过程。颈联“烟山晴若画,霜叶湿如灰”则是诗人对冬日山中景色的细致观察,雾气中的山脉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被雪水打湿的霜叶则如同灰色般黯淡无光。尾联“点检经行处,今年未见梅”是诗人感慨今年的行程中竟然没有看到梅花。整首诗充满了禅意和诗情画意,展现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宁静与豁达。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祷雪天竺由灵鹫过冷泉》是南宋诗人张蕴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89年前后,正值南宋时期。在那个时候,南宋王朝偏安一隅,战乱频仍,民不聊生。而浙江一带的杭州、临安等地,因为地理环境优越,经济相对繁荣,成为士人墨客们聚集的地方。
当时,张蕴在杭州生活,他以文采风流著称,结交了许多文人朋友。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在祈求雪降天竺山以净化心灵的同时,对好友们发出了共度美好时光的邀请。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诗中的“灵鹫”指的是杭州附近的灵鹫山,那里的寺庙据说有求必应,因此吸引了众多善男信女前来祈求。“冷泉”则是指杭州西湖的冷泉亭,那里曾是苏轼等文人墨客经常相聚的地方。张蕴在诗中表达了希望与朋友们一同前往这些名胜古迹,共同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历史的沉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