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平山堂吊古

标题包含
平山堂吊古
隔江山色画图中,故址荒来与庙通。 画地雄吞淮海水,占星高直斗牛宫。 试评蜀味长泉变,欲唱欧词古柳空。 往事茫茫增感慨,聊凭戍卒指西东。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远处的青山绿水如画中一般美丽,那曾经的旧址已变成一座荒芜的寺庙。山下的画地为牢曾经试图吞噬整个淮河,而占星术则直指天空中的斗牛宫。品尝一下这蜀地的泉水,岁月漫长让人感慨;唱一唱这首欧洲的古老歌曲,柳树依然茂盛。往日的情景让人感慨万分,只好依靠戍守的士兵指点方向。
去完善
释义
1. 平山堂:位于江苏省扬州市瘦西湖风景区内的一座建筑,始建于唐代,为蜀州刺史白居易所建。 2. 隔江:指长江对岸的景色。 3. 画图:这里指的是中国的江山美景。 4. 故址:指平山堂遗址。 5. 庙通:指寺庙相通,这里可能指的是平山堂附近的寺庙。 6. 画地雄吞淮海水:形容平山堂地理位置的重要,可以俯瞰整个淮河地区。 7. 占星高直斗牛宫:表示平山堂的高耸,可以观察到天上的星辰。 8. 试评蜀味长泉变:这句诗是描述平山堂附近的泉水,这里的长泉可能是指平山堂附近的一处泉水,蜀味则是指四川的美食。 9. 欲唱欧词古柳空:这里的“欧词”可能是指欧阳修的词作,古柳空则表示岁月沧桑,古柳依然。 10. 往事茫茫增感慨:表达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11. 戍卒:古代守卫边疆的士兵。 12. 指西东:指引方向,这里可能指让戍卒引导自己去寻找古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张蕴的视角描绘了平山堂的景致和历史故事。首联“隔江山色画图中,故址荒来与庙通”描述了平山堂被山水环绕的美丽景色,以及故地如今变得荒芜,只有庙宇仍然存留。颔联“画地雄吞淮海水,占星高直斗牛宫”则传达了诗人对于平山堂的宏伟景象的感受,这里的地势似乎可以吞噬整个淮水,而占星台又高耸入云,直达天宫。颈联“试评蜀味长泉变,欲唱欧词古柳空”在诗中表达了对美食和诗词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之情。尾联“往事茫茫增感慨,聊凭戍卒指西东”抒发了诗人对过去的感慨,以及期待在这里找到历史的痕迹。整首诗歌语言生动,情感真挚,将平山堂的美景、历史与个人情感巧妙地融为一体,令人印象深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平山堂吊古》这首诗是清朝诗人张蕴的作品。它创作于清朝初年,大约公元17世纪时期。在那个时候,中国经历了明朝的衰落和清兵入关的历史变革,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疾苦。而张蕴本人也在这段时期历经磨难,他曾在明末担任官员,后因战乱避难江南,家道中落。在这种人生际遇下,张蕴深感沧桑巨变、物是人非。因此,他在游览扬州名胜平山堂时,感慨万千地创作了这首《平山堂吊古》诗,以此表达对历史的缅怀和对世事无常的感伤。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