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斋宫偶题

标题包含
斋宫偶题
众绿扶疎雨气清,柳花吹作小池萍。 文窗昼寂斋房邃,三漱华池诵玉经。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众多绿意盎然的小树在雨中显得格外清新,柳絮飘落在池塘里变成浮萍。房间里的窗户敞开,阳光照进来,书房显得深邃宁静。这时,主人公静心品味,多次朗诵经典经文。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扶疎:指枝叶繁茂的样子。 2. 雨气清:形容空气清新的状态。 3. 柳花:指柳树的花絮。 4. 吹作:形容随风飘散的状态。 5. 小池萍:指水面上漂浮的小片水面。 6. 文窗:书斋的窗户。 7. 昼寂:白天寂静无人的状态。 8. 斋房邃:形容书房深邃宁静的环境。 9. 三漱华池:表示多次漱口。 10. 诵玉经:指朗读道教的经典著作。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清新宁静的景色以及诗人在室内诵经的心境。首句“众绿扶疎雨气清”展现了大自然生机盎然的景象,绿色植被繁茂,细雨带来了清新的空气。次句“柳花吹作小池萍”则通过描写柳絮飘落在水面上形成一片片浮萍的画面,进一步渲染出初夏宁静的氛围。第三句“文窗昼寂斋房邃”描述了诗人身处的环境,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房间,使房间显得宁静而深邃。最后一句“三漱华池诵玉经”以诗人的行动作为结尾,突显了其专心致志、心境平和的形象。整首诗运用清新的笔触和对细节的精心刻画,营造了一个静谧安宁的世界,令人感受到初夏的美好与宁静。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斋宫偶题》是南宋诗人张蕴的一首七言绝句,创作于公元1164年前后。这个时期正值金兵南下,南宋朝廷被迫迁都临安(今杭州)。张蕴时任太学博士,亲眼目睹了国家危亡的情景,心情十分沉重。 在创作这首诗时,张蕴刚刚步入中年,人生经历丰富。他曾在京城为官,因正直敢言而受到皇帝的赏识,但又因为直言进谏而被排挤外调。这段经历使他对现实有着深刻的认识,对国家的前途命运充满忧虑。 这个时期,南宋政权偏安一隅,朝政腐败,民不聊生。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张蕴以诗为武器,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统治者的批评。在这首诗中,他以“斋宫”为题,暗示皇帝应当在斋宫内省,关心国家大事,而不是沉迷于声色犬马。 总之,《斋宫偶题》是在国家危难之际,张蕴通过对自身经历的反思和对时代背景的观察,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期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