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李鹤田至次阮云心韵兼寄 其一
月树秋来碧几寻,古芗熏彻紫芝吟。
无因得去陪清赏,祇寄山君一寸心。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月光照耀下的树木在秋天里呈现出一片碧绿,令人陶醉;古老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使人仿佛听到紫芝的低吟。无法亲自陪伴您共赏这般美景,只能寄托我的一片心意,希望它能飘向远方与您共享这份美好。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月树:指月亮;这里用以比喻诗人的隐居之地。
2. 碧几寻:形容树木苍翠繁茂的景象。
3. 古芗:古代的香草,这里用以赞美诗人居所环境的优美。
4. 紫芝吟:《诗经·卫风·淇奥》中有“淇水泱泱兮,桧楫松舟”的诗句,这里的“紫芝吟”可能借用了这一意境,表示诗人在山林之间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5. 无因得去陪清赏:无法亲自前往陪伴友人一同欣赏美景;这里表达了诗人和友人间的深情厚谊。
6. 祇寄山君一寸心:祇,仅仅;寄给山中君子一片心意;这里表示诗人通过写诗的方式向友人表达了自己的感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喜李鹤田至次阮云心韵兼寄 其一》是清代诗人张蕴所作。诗中描述了秋天月色下树木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香气,仿佛在诉说着诗人的喜悦心情。同时,诗人还表达了自己无法亲自陪伴友人度过这美好时光的心情,只能通过寄送一片诚心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诚挚祝福。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喜李鹤田至次阮云心韵兼寄 其一》是清代诗人张蕴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清朝康熙年间(公元1662年-1722年),这是一个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然而,与此同时,知识分子们却面临着严峻的科举考试压力,以及对于文人墨客的思想钳制。
在这个时期,张蕴正面临人生的转折。他的父亲曾担任朝廷重臣,但随着家族的衰落,张蕴的生活也发生了变化。为了寻求发展,他离开家乡,来到京城,希望能够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然而,在科举考试中,他屡试不第,这让他感到十分沮丧。
在京城的日子里,张蕴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就包括李鹤田。他们的交往使张蕴感受到了友情的力量,也给他的生活带来了乐趣和慰藉。因此,当李鹤田来访时,张蕴以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总的来说,《喜李鹤田至次阮云心韵兼寄 其一》反映了清朝康熙年间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和精神追求,展现了他们在面对人生困境时,依然保持乐观的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