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云间

标题包含
云间
倦倚柁楼闻鹤唳,半生此地一经过。 机云故月荒凉宅,湖海新秋浩荡波, 晓{左舟右定}红莲商客市,夜窗白苧女儿歌。 吟边冷被沙鸥笑,衣化京尘鬓亦皤。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疲倦地靠在船楼上聆听仙鹤的鸣叫,半辈子时光在这里匆匆流过。 故地重游,那承载了朱、张两位才子回忆的古宅已显出荒凉的迹象;而八月的新秋,湖海之间波光粼粼,宽广如浩荡的海浪。 破晓时分的莲花塘市上,商贾云集,一片繁荣景象;夜晚的窗户旁,悠扬的白苎山歌回荡在空中。 我这白发苍苍的老者,一边对着沙鸥吟诗,一边披着冷被入睡,引得沙鸥笑我老矣。衣服上的尘土已经表明了我漂泊一生的痕迹,满头华发见证了我年岁的沧桑。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 1. 云间:古华亭,今上海松江区,这里指松江一带地区。 2. 柁楼:船上舵手指挥方向的高台。 3. 鹤唳:形容声音尖锐凄厉,如同鹤的叫声。 4. 机云:晋代文学家陆机和陆云,兄弟俩在江南颇有文名。这里借指才华横溢的人物。 5. 故月:昔日明月,指过去美好的时光。 6. 荒凉宅:曾经繁华而现在破败的故居。 7. 湖海新秋:湖泊与海边的秋天景象,此处喻指广阔而美丽的新环境。 8. {左舟右定}:同“碇”,将船系泊于岸的方式。 9. 白苧:白色的麻布。 10. 女儿歌:姑娘们的歌声。 11. 吟边:诗人的身边。 12. 冷被:受冷的被子。 13. 沙鸥:水边的鸥鸟。 14. 衣化京尘:比喻自己沾染了京城的风尘,失去了清白。 15. 鬓亦皤:头发变白。
去完善
赏析
本诗《云间》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景象,展现出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和对故乡的思念。首联描述了诗人疲惫地依靠在船上听到鹤鸣,暗示了自己在江湖中游荡的经历。颔联则通过描绘荒凉的故居和浩荡的湖面,表现出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颈联描绘了清晨的莲花和夜晚的白鹭,象征着诗人对美好景色的向往。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云间》是明朝诗人张蕴的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的诗。这首诗创作于明朝初期,具体时间无法确定,大约在公元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之间。此时正值明朝开国之初,经过一段时间的战乱,国家逐渐安定下来,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张蕴(?-约1416年),字积之,号静居,松江华亭(今上海)人。他出身世家,自幼聪明过人,博学多才。然而,在明朝初年的科举考试中,他却屡试不第,一直未能获得功名。这使得他在一定程度上对当时的科举制度产生了质疑和不平之感。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著述、教学,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明朝刚刚建立,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江南地区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成为了全国的经济和文化中心。江南水乡的优美风光和丰富的人文资源给张蕴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同时,江南地区的富饶也给张蕴带来了物质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慰藉。因此,他在《云间》一诗中,通过对江南水乡风光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