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洲
如此江涛更有人,佛狸竟死不能兵。
幅巾短櫂鸥前梦,未省当时有此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像这样壮阔的江涛,也有古人的身影,甚至连那威风凛凛的佛狸最终也无法在此地作战。头戴幅巾,手持短桨,在鸥鸟面前入梦,却从未意识到这里竟然会有这样一座城市。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瓜洲:古地名,位于今江苏省扬州市南部的长江北岸。
2. 江涛:江水滔滔,此处借指长江。
3. 佛狸: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名。曾在此地作战。
4. 幅巾:一种古代头巾,这里代表闲适的文人生活。
5. 短櫂:小船,代指轻舟荡漾的生活。
6. 鸥前梦:在鸥鸟面前悠闲自在的生活景象。
7. 未省:不知道。
8. 当时:此处指北宋时期。
9. 有此城:指瓜洲在当时没有发展成一个城市。
去完善
赏析
《瓜洲》是一首描绘长江边瓜洲地区的诗,诗人张蕴巧妙地运用了历史和地理知识,将自然景观与军事形势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担忧和对家乡的热爱。
"如此江涛更有人",展现了长江江涛的壮美景色,同时也暗示了国家疆土的广阔和人民的坚强意志。
"佛狸竟死不能兵",提到了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将领佛狸,他在南征过程中病死在瓜洲,无法继续战争。这里表现了诗人的忧虑,担心祖国受到侵略。
"幅巾短櫂鸥前梦",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水乡画面,诗人用一幅巾、短櫂和鸥鸟等元素表现出家乡的美好和安宁。
"未省当时有此城",流露出诗人对家乡深厚的感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繁荣昌盛的希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瓜洲》是南宋诗人张蕴所作的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的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165年左右,正值宋金对峙时期。此时,张蕴居住在江南地区,担任地方官职,亲眼目睹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
在这个特殊时期,南宋政权偏安一隅,朝政腐败,百姓疾苦。然而,江南水乡的美景却给张蕴带来了心灵的慰藉。他在闲暇之余,游览了瓜洲等地的风景名胜,并写下了这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的诗篇。
在诗中,张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况,为我们了解南宋时期的社会风貌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