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惠山

标题包含
惠山
石苔滑汰屋连斜,第二泉边古佛家。 一壑松风听不了,却留僧坐自煎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座小屋由平滑的石苔铺就,倾斜而建,紧邻着第二泉边的古佛之家。周围的松林散发出阵阵清风,让人陶醉不已,而在这样的美景中,和尚们选择坐下来,自己煎煮茶汤,享受这一刻宁静的时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惠山:即无锡惠山,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北郊,自古以泉著名,有“天下第二泉”之称。 2. 石苔:指山石上的青苔。 3. 滑汰屋:可能是指某位文人的房屋,由于缺乏相关资料,具体所指尚不明确。 4. 第二泉:指惠山泉,又名陆子泉,是古代中国十大名泉之一。 5. 古佛家:这里指寺庙。 6. 一壑松风:指山谷中的松树随风摇曳所发出的声音。 7. 僧坐:指僧人静坐。 8. 自煎茶:指自己泡茶或煮茶。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景色。首句“石苔滑汰屋连斜”描述了惠山寺庙周围的环境,石头上的青苔光滑湿润,房屋倾斜错落有致。接下来的“第二泉边古佛家”则提到了著名的无锡惠山泉,这是一处禅宗佛教圣地,诗人在此感受到了古朴庄重的氛围。 第三句“一壑松风听不了”中的“松风”象征着山林的宁静,诗人以松风的响声来形容自己的心境。最后一句“却留僧坐自煎茶”表现了诗人在寺庙中与僧人交流品茗的场景,体现出作者与佛教的亲近和对生活的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惠山》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张蕴在游历惠山时的所见所思。关于诗的创作时间和作者的生平和时代背景,我可以为你简述如下: 此诗约作于北宋时期,那时正处于中国历史上的经济和文化繁荣期。在太平盛世的背景下,人们追求文化、艺术享受的风气盛行。 张蕴(945年-1014年),是宋代的一位学者、官员和文人。他在世时正好经历了这个阶段的繁荣与变化。在其职业生涯中,他负责过各类行政工作,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和深厚的政治见识。他的文学成就表现在散文、诗歌等方面。由于具备深厚的历史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他的诗作中经常蕴含着对历史和社会的思考。 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整合,我们不难理解《惠山》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在这首诗里,我们看到了作者如何以其独特的视角,通过描述自然景色,反映出他对时代的见解和对个人命运的感叹。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