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扬即事 其三
茅屋芦门半市坊,居民无事亦军装。
愁来莫上城头望,西北浮云接太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茅草屋和芦苇门组成的市场上,居民们闲暇时穿着军装。
当烦恼涌上心头时,不要登上城楼眺望远方,因为西北方的乌云会遮住太阳。
去完善
释义
1. 维扬:古代扬州的别称。
2. 即事:指根据眼前的情景即兴创作的诗篇。
3. 其三:指的是这首诗是该组诗篇中的第三首。
4. 茅屋芦门:指简陋的住所和简易的门,这里借指平民百姓的生活居所。
5. 半市坊:指部分地区的商业区域。
6. 居民:指当地居民。
7. 无事:指闲暇无事的状态。
8. 军装:指军服、军事装备。
9. 愁来:指产生忧愁的情绪时。
10. 莫上城头望:不要登上市区的城墙向远处眺望。
11. 西北浮云:指飘荡在西北方向的云彩。
12. 接太阳:与太阳相接,此处指天空中的云彩靠近太阳的位置。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维扬地区的景象和生活气息,将平静的日常生活与军事背景巧妙结合。诗中的“茅屋芦门”和“居民无事亦军装”显示出当地的自然风貌和人文特色。同时,诗人提醒我们不要只看到西北的浮云,而忽略了太阳的光芒。这寓意着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和挑战,我们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有能力战胜一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维扬即事 其三》是清代诗人张蕴的作品,根据相关资料可以推测此诗的创作为清朝初年。在当时的背景下,刚刚经历了明末清初的社会动荡,民生疾苦,战争纷争不断。作者张蕴,作为一位士人,内心感慨良多。他的诗才横溢,能抒发人间的情感,通过作品展现出生存状态的各异。
这一时期的诗人,往往情感深沉而沉重。他们面临着社会的大变动,对人生、人性、社会都抱有深深的关注。在扬州这个美丽的城市,他看着繁花似锦,却感到忧虑和痛心。他的诗句如“百步洪头看逝水,一番公案又从头”等句,正是他观察社会现象后的深深感叹,也是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