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虹 其二
忆著前游十四年,三高祠下夕阳船。
无钱买得鲈鱼鲙,吟就橘花香里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回想起十四年前的那次游玩,我们在三高祠下的夕阳余晖中乘船游览。那时我们还穷困潦倒,无法买到美味的鲈鱼脍,于是我们便在满是橘子花香的乡野间沉沉睡去。
去完善
释义
1. 三高祠:指纪念唐代诗人张志和、陆龟蒙及南宋诗人魏野的祠堂。
2. 鲈鱼鲙:一种以鲈鱼为主料的美食,魏野《渔父词》有“莼菜鲈鱼方有味”之句。
去完善
赏析
《垂虹 其二》张蕴这首诗词以回忆的形式描绘了诗人在14年前游览三高的情景。诗中提到了“三高祠”,这是一个为了纪念三位古代的贤人——屈原、杜甫和高适而建立的祠堂。诗人用“夕阳船”来形容在三高祠下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安详的感觉。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无钱买得鲈鱼鲙”,这里的“鲈鱼鲙”是指古代一种美味的食物,因为价格昂贵,所以诗人说“无钱买得”。然而,尽管没有买到鲈鱼鲙,诗人却在“橘花香里眠”,体现了诗人豁达开朗的心态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垂虹 其二》是南宋诗人张蕴的一首描绘垂虹桥美景的诗作。这首诗歌大约创作于公元1178年左右,此时正值南宋时期。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国家正处于金朝的威胁之下,北方疆土沦陷,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而,江南地区却依旧繁华,垂虹桥一带的美景更是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前来观赏。
诗人张蕴,此时生活于浙江一带,他虽然不像陆游、辛弃疾等将领那样冲锋陷阵,但他同样关心国家命运,渴望收复失地。在这种背景下,他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垂虹桥的美景,以此寄托自己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