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迳
海水还清浅,停杯问二豪。
雨来江色暝,沙长岸容高。
吏鞅何能脱,王程敢惮劳。
秋风柁楼底,短发不禁搔。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译文:海水的深度尚浅,停下酒杯询问两位豪杰。
当雨来临,江水的颜色变得昏暗;沙滩漫长,岸边地势较高。
官场的束缚怎能摆脱?远行的行程怎敢抱怨辛劳?
在秋风中的船上,头发短得让人无法忍受挠头之痒。
去完善
释义
1. 顾迳:古时候指行走的小路。这里可能是指诗人出游时路过的一个地方。
2. 张蕴:字显之,号遗山,是南宋的一位著名诗人。
3. 海水还清浅:海水清澈,不深不浅。这里形容海水的状态。
4. 二豪: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的两个朋友或者是指诗人自己和他的好友。
5. 雨来江色暝:当雨水来临的时候,江水的颜色变得昏暗。这里描述了下雨时的景色。
6. 沙长岸容高:沙滩很长,河岸的景色显得高远。这里描绘了海滩边的景象。
7. 吏鞅:古代官员的职位和职责。这里可能指诗人担任的官职。
8. 王程:指皇帝出行或朝见的行程。这里可能指诗人因公务需要而进行的旅程。
9. 秋风柁楼底:在秋风中的船楼上。这里描述了诗人所处的环境。
10. 短发不禁搔:短头发难以抵挡住秋风的吹拂,不禁让人抓挠。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受。
去完善
赏析
《顾迳》张蕴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观察海景时所触发的内心思考。首先通过描述“海水还清浅”的环境,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宁静与清澈的氛围;然后以“停杯问二豪”一句表现出诗人此刻的沉思状态,进而展示出对人生的深入探讨。
接下来的四句分别描绘了海雨天风、沙漠风光的景象。在这里,诗人用细腻的手法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面。同时,通过“吏鞅何能脱,王程敢惮劳”的感慨,表达了对于人生道路的艰难困苦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最后两句“秋风柁楼底,短发不禁搔”则表现了诗人面对逆境和挑战时的坚韧心态。尽管头发渐白,但他仍然勇敢地面对生活的风雨,展现出奋发向前的人生态度。整首诗寓情于景,借景抒怀,情感真挚深沉,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顾迳》是南宋诗人张蕴的一首山水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189年至1264年之间,正值南宋中期,社会动荡不安。这一时期,金兵南下侵略中原,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政治腐败,民生疾苦。
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张蕴作为一名文人雅士,深感国家之危亡、民生之苦痛,他在诗词创作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间疾苦的关注。在《顾迳》这首诗中,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沿途所见到的山水景色,以此寄托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同时,张蕴在这一时期的人生经历也颇为曲折。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屡试不第,直到晚年才勉强获得一个低级的官职。这种人生际遇使得他对社会的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而在他的诗歌中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