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白下亭

标题包含
白下亭
金銮殿下脱靴去,白下门东索酒尝。 一自青山冥漠后,何人来道柳花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任希夷(1895年-1972年),原名任鸿隽,字叔永,四川富顺人。中国近代著名学者、教育家、科学家和政治活动家。 1. 早年经历:任希夷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于1913年考入北京...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金銮宝殿脱下了鞋,又来到长江边的东门寻找美酒品尝。自从那片青山隐匿在茫茫暮色之中后,又有谁能来传达那份柳暗花明的香气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金銮殿:这里指皇宫中的宫殿,代指皇帝。 2. 脱靴:古代宫廷中的一种风俗,臣子为皇帝脱鞋表示尊敬。 3. 白下亭:古代南京的一个地名,位于白下门附近。 4. 索酒:索要酒喝,这里指喝酒。 5. 一自:自从。 6. 青山:此处指自然界的美景。 7. 冥漠:昏暗不明的样子。 8. 何人:谁,表示疑问。 9. 来道:说,讲述。
去完善
赏析
《白下亭》这首诗通过对古代诗人轶事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已故友人的怀念之情。诗中提及的金銮殿和脱靴的典故源于李白在唐玄宗面前以才取胜的故事。而“白下门”则暗示了诗人所处的地点,暗含着离别之意。 全诗的前两句,通过对比李白的潇洒不羁和作者的孤寂身影,揭示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对故友的深切怀念。然而,这种怀念并非单纯的伤感,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生活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后两句则笔锋一转,将诗人的思绪从过去的回忆拉回到现实。青山的沉默、柳花的飘香,似乎都在诉说着生命的无常和岁月的流转。诗人不禁发问:在这漫长的时光里,还有谁曾提起过那昔日的欢愉与柳花香呢? 总的来说,《白下亭》这首古诗以一种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白下亭》是南宋诗人任希夷的一首描绘离别场景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67年,正值南宋初期,社会动荡不安,金国侵犯边境,国家局势十分严峻。 在那个时候,任希夷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他的妻子离世,他又因战乱而离开家乡,流亡在外。他渴望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但现实却令他无法如愿以偿。在这首《白下亭》中,他将这种思念之情和对战争的忧虑表达得淋漓尽致。 同时,那个时期的南宋朝廷内部矛盾重重,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任希夷作为一名文人,无法为国家分忧解难,只能借诗歌来表达他对国家和家乡的担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