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
昨夜轻阴结夕霏,城南十里有香泥。
初闻山鸟惊新哢,遥见林花识旧蹊。
荡桨远从芳草渡,垫巾还傍绿杨隄。
罗敷正苦桑蚕事,惆怅南来五马蹄。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昨晚天空飘着淡淡的阴云,在城市的南面十里外有着芬芳的土地。我听到了山中鸟儿惊喜地开始啼叫,远远地看见了熟悉的树林花朵和道路。我在一片芳草地上划船摆渡,然后带着帽子来到了绿色的小堤岸旁。想起了那个正在辛勤养蚕的罗敷,我不禁因为看到南边五匹马儿而感到了一阵忧伤。
去完善
释义
1. "城南":指城南地区,这首诗描绘的是胡宿在城南地区的所见所闻。
2. "结夕霏":夕霏,傍晚时的雾气;结,凝结。这句是说昨天夜晚时天空中凝结了一层薄雾。
3. "十里":指距离较远的地方。
4. "香泥":带有花香的泥土。
5. "山鸟":栖息在山中的鸟类。
6. "新哢":新生的鸣叫声。
7. "遥见":远远地看到。
8. "林花":树林中的花朵。
9. "识旧蹊":熟悉的小路。
10. "荡桨":划船的动作。
11. "芳草渡":一片长满草的水边地带。
12. "垫巾":整理头巾,表示亲近自然。
13. "绿杨隄":长着绿柳的堤岸。
14. "罗敷":古代美女,这里指代养蚕的女子。
15. "桑蚕事":与养蚕相关的事情。
16. "惆怅":形容心情不舒畅。
17. "五马":古制,太守外出时有随从开道,前导者有五匹马,故称太守为"五马"。这里指代太守出行的队伍。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优美的笔触描绘了城南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首联写昨夜的轻阴和雾气在城南形成了美好的景象,为全诗奠定了轻松愉快的基调。颔联通过描写山鸟和新花的出现,展现出春天的生机盎然,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力。颈联描述了诗人泛舟渡江、倚绿杨堤的悠然自得,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潇洒风姿。尾联则借用了罗敷采桑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农事的关切和对百姓生活的关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愉悦的视觉享受和深远的思考空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城南》是北宋著名诗人胡宿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诗词的创作时间。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大约在公元10世纪末到11世纪初之间。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的宋代,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为繁荣的时期。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胡宿的人生际遇。胡宿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文人,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官场度过,担任过许多重要的职务,如尚书右丞、翰林学士等。他的一生经历了北宋的几个皇帝,包括宋真宗、宋仁宗和宋英宗。在他的任期内,他积极参与朝政,为国家治理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他也曾在官场受到排挤,这使他更加珍惜自己的家乡和亲人。
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下与胡宿有关的时代背景。北宋时期,中国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形成了许多富饶的城市和农村。这些地区的水乡风光优美,人们的生活富足安康。胡宿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了这首描绘江南水乡美丽景色的诗篇。此外,这个时期的中国文学正处于发展的高峰期,诗歌、散文等各种文学形式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创新。胡宿作为这个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作品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