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讲毕周礼诏赐御筵

标题包含
讲毕周礼诏赐御筵
典礼惟周旧,经文在鲁余。 西清开缥帙,东面授丹书。 访道前厘席,崇风厚石渠。 研覃忘日旰,图绘极霞舒。 千载逢亨际,三冬罢讲初。 圣怀轻璧马,慈宴乐蒲鱼。 妙技通神细,清商按曲徐。 炉香分汉殿,鼎味出尧除。 诸老恩同醉,孤臣艺最疏。 至仁何以报,忠义即琼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胡宿(995年-1067年),字武平,北宋时期著名文人、政治家。他出生于江苏苏州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 胡宿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于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中进士,历任地方官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庆典仪式依旧遵循古制,经典的经文只流传于鲁地。 我在西边开启清朗的书卷,东边教授红色的典籍。 探寻道义需从前人的经历中学习,崇尚风度还需深厚的人文素养。 深入探讨已经忘记了时间,欣赏图画让晚霞更加舒展。 千年一度的幸福时机,冬日里结束了学术讨论。 皇帝的心胸宽大如宝璧,慈爱的宴会让大家共享美食。 美妙的技艺可以与神明沟通,悠扬的旋律伴随着轻柔的歌声。 燃香的香味弥漫在汉朝的宫殿,烹饪的香味出自唐尧的时代。 对诸位老者深厚的恩情犹如沉醉,对于我这样的孤独臣子艺术才华最为疏远。 最大的仁慈如何报答?忠诚和义气就是最好的回报。
去完善
释义
1. 周:中国历史上一个朝代,周礼是周朝的礼仪制度; 2. 鲁:中国历史上一个诸侯国,位于现在山东省南部; 3. 西清:皇宫西部清静的地方,指皇帝的书房或读书处; 4. 缥帙:浅青色或淡紫色的书衣,代指书籍; 5. 东面:东方,此处指教授之地; 6. 丹书:指古代以朱笔书写的重要文书或经典著作; 7. 访道:追求真理、探讨学问; 8. 厘席:整理座席,表示准备开始讲课; 9. 石渠:汉朝宫殿内的水池名,代指皇家藏书楼; 10. 研覃:深入探究、研究; 11. 日旰:天色昏暗,指时间已晚; 12. 图绘:描绘图画; 13. 霞舒:彩霞舒展,形容美丽景色; 14. 三冬:冬季的三个月; 15. 亨际:顺利的时期; 16. 璧马:一种珍贵的马匹; 17. 蒲鱼:用蒲草裹着的鱼,比喻美食; 18. 清商:指清静的娱乐项目; 19. 炉香:熏香; 20. 鼎味:美味佳肴; 21. 汉殿:汉朝的宫殿; 22. 尧除:尧舜时期的祭祀场所; 23. 诸老:各位老先生; 24. 孤臣:孤立无援的大臣; 25. 琼踞:珍宝满架。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传统文化和礼仪的诗。诗人通过对周礼的解读,展示了儒家经典中蕴含的智慧和历史意义。他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敬意和对国家繁荣的期盼。同时,诗中还描绘了皇帝对教育的重视和关怀,以及众人共享美食、欣赏音乐的场景。全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充分展示了诗人的才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讲毕周礼诏赐御筵》,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胡宿的作品。据学者研究,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公元960年-979年间。这个时期正是北宋建立初期,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炅积极推行儒家的政治理念和文化价值观,试图以儒家经典来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在这个时期,胡宿因博学多才而被任命为翰林院学士,负责为皇帝讲解儒家经典。在一次讲解《周礼》完毕后,皇帝为了嘉奖他的辛勤付出,特地赐予他御筵(即皇帝的宴会)。 在创作这首诗时,胡宿正身处北宋初年的繁华盛世。当时的皇帝积极推行儒家文化,选拔贤能之士为国家服务。然而,尽管国家政治相对稳定,但在胡宿的内心中,却对世事的无常和人生的短暂有着深刻的体悟。因此,在这首诗中,他以讲述自己得到皇帝恩赐的宴会为契机,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