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
异品殊葩共翠柯,嫩红拂拂醉金荷。春罗几叠敷丹陛,云缕重萦浴绛河。玉鉴和鸣鸾对舞,宝枝连理锦成窠。东君造化胜前岁,吟绕清香故琢磨。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罕见的花朵与绿叶共舞,鲜嫩的红色犹如微醺的金荷。春天的罗裙在台阶上层层展开,云朵般的枝条围绕着河道。玉器般的镜子映出鸾鸟的对舞,珍贵的树枝交织出锦绣的巢穴。东君的神奇创造超越了往年,环绕着清香吟唱令人赞叹。

去完善
释义
1. 赵佶:北宋皇帝徽宗。
2. 异品殊葩:牡丹花品种繁多,各具特色。
3. 翠柯:绿色的枝条。
4. 嫩红拂拂醉金荷:嫩红色的花叶轻轻摆动,如同喝醉了的金莲。金荷指金莲,比喻牡丹的花朵。
5. 春罗:春天的绫罗。
6. 敷丹陛:铺在宫殿前的台阶上。丹陛,宫殿前的红色台阶。
7. 云缕重萦浴绛河:浮云环绕着如绛河般的彩虹。这里把牡丹比作天上的美景。
8. 玉鉴和鸣鸾对舞:鸾鸟在镜子前翩翩起舞。这句形容牡丹花开时的美丽景象。
9. 宝枝连理锦成窠:宝树枝条相互交织,犹如锦绣般形成巢穴。这句描绘牡丹花的茂盛与繁荣。
10. 东君:春天之神。
11. 造化胜前岁:今年比往年更繁茂。造化,大自然赋予的生机。
12. 吟绕清香故琢磨:诗人围绕牡丹花吟诗作赋,赞美它的美丽芬芳。琢磨,反复推敲诗句。

去完善
赏析
《牡丹》是北宋徽宗皇帝赵佶的一首咏物诗,全诗描绘了牡丹花的美丽、繁荣与生命力,表达出皇帝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首联“异品殊葩共翠柯,嫩红拂拂醉金荷”,描述了牡丹花与其他花卉共同生长的场景,以及牡丹花瓣的娇嫩和颜色鲜艳。这里的“翠柯”指的是绿叶,而“醉金荷”则指代含苞待放的荷花。
颔联“春罗几叠敷丹陛,云缕重萦浴绛河”,描绘了牡丹花在宫殿台阶上层层叠叠地盛开,如同天上的云朵在绛河(银河)中缭绕的美景。
颈联“玉鉴和鸣鸾对舞,宝枝连理锦成窠”,形象地展现了牡丹花之间的互相映衬之美,犹如鸾凤和鸣,又像连理树上的繁花似锦。
尾联“东君造化胜前岁,吟绕清香故琢磨”,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里的牡丹花的赞美之情,因为它们的美好景色使得诗人沉浸其中,流连忘返。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牡丹花开画卷,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牡丹》这首诗是宋代皇帝宋徽宗赵佶所创作的。这首诗的写作时间是北宋末年,即公元960年至1127年之间。在这个时期,赵佶虽然贵为皇帝,但他的生活并不平静。他面临着国家政治腐败、内外交困的局面,以及自身皇权的动摇。在这样的背景下,赵佶开始寻求艺术的力量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理想,并将这种情感投射到诗歌创作中。
在北宋末年,社会矛盾尖锐,人民疾苦重重。赵佶虽然身为皇帝,但对国家的治理并无显著成效。与此同时,他对艺术的追求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他的统治下,北宋文化繁荣发展,特别是在绘画、书法、诗词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赵佶本人也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的书法造诣深厚,绘画技艺精湛,尤以花鸟画最为擅长。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个人风格,被誉为“院体”的代表人物。
在这个时期,赵佶一方面面临着国家政治的困境,另一方面却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他将自己的人生际遇和对时代的感慨融入诗歌创作中,通过描绘牡丹的美丽和富贵,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