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台
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
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
野花留宝靥,蔓草见罗裙。
归凤求凰意,寥寥不复闻。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那曲《凤求凰》所传递的深情厚谊,如今已渐渐湮没在历史长河中,再难听闻。
去完善
释义
归凤求凰:典故出自司马相如的《凤求凰》,比喻男女之间真挚的爱情。寥寥:稀少、冷清之意。
去完善
赏析
全诗开篇点明人物关系,以“茂陵多病”勾勒出司马相如晚年的凄凉景况,同时强调他对卓文君矢志不渝的爱意。接着,“酒肆人间世”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将读者拉回到那个平凡又浪漫的时代;而“琴台日暮云”则增添了一抹苍茫与惆怅,为整首诗定下怀旧基调。
下半部分转而描写自然景象,“野花留宝靥,蔓草见罗裙”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花草以情感记忆,使得卓文君的形象更加鲜活生动。最后两句“归凤求凰意,寥寥不复闻”,则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这一段千古绝唱般爱情的无限追思,以及对其消逝的惋惜之情。
整体来看,杜甫巧妙地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语言凝练隽永,既展现了对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爱情故事的崇敬,也流露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伤。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永泰元年,杜甫已步入人生的暮年。此时他寓居成都,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正如诗中“茂陵多病后”所言。然而,在这衰病之中,诗人依然怀揣着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赞美。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流传千古,他们冲破世俗偏见、追求真爱的勇气令杜甫心生感慨。在日暮时分,诗人徘徊于琴台之畔,遥想当年相如弹琴、文君当垆的浪漫情景,不禁写下此诗,借以抒发内心深处对真挚情感的渴望与追思。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