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下旬见黄梅水栀花
人间桃李漫春风,流水飞埃过眼空。
谁信黄梅深院静,水栀如玉映群红。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这春意盎然的季节里,桃李盛开得如此灿烂,仿佛人世间的美好都在此汇集。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流水匆匆而过,尘埃飘散在空中,一切又显得那般虚幻。
谁能相信在那幽深的庭院中,黄梅树下的宁静时光呢?那枝头上水栀子花洁白如雪,宛如一块美玉,与周围盛开的桃花、杏花相映成趣。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人间:泛指尘世。
2. 桃李:此处比喻春天的花朵。
3. 漫:满,充满。
4. 流水飞埃:形容时间的流逝。
5. 过眼空:意指过去的时光看似虚无。
6. 黄梅:一种果树,这里是指黄梅果。
7. 深院静:指庭院幽深,环境宁静。
8. 水栀:栀子的一种,又称栀子花。
9. 映群红:与其他红花相映成趣。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四月下旬见黄梅水栀花》中,诗人陈宓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隐喻等手法,通过描绘桃李、黄梅和水栀花的形象,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
首先,诗人用“人间桃李漫春风”来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凸显了桃李在春风中的绚烂夺目。接着,他运用“流水飞埃过眼空”这一句,形象地表达了时光流逝、世事如烟的感慨。在这里,“流水飞埃”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过眼空”则意味着世间万物最终都会化为乌有,表现出诗人的豁达与超脱。
然后,诗人笔锋一转,以“谁信黄梅深院静”这一问句揭示了黄梅花在深院的寂静之中绽放的情景。这里的“谁信”传达了诗人的惊讶之情,表明尽管世间纷扰,但在幽静的角落里,依然有生命在静静绽放。紧接着,他用“水栀如玉映群红”来描述水栀花的美貌,将其比作玉一般洁白无瑕,与周围的桃花相映成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四月下旬见黄梅水栀花》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陈宓创作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意境优美,通过对黄梅水栀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首先,关于创作时间和时代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相对繁荣的时期,尤其是在江南地区。在这个时期,诗人陈宓生活在一个富裕的家庭,这使他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如黄梅水栀花等自然景观。
其次,关于作者的人生际遇。陈宓在青年时期就表现出非凡的文学才华,但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直到晚年才中举人。这种人生经历使他更加关注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希望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慨。
最后,关于同时间段内与作者有关的时代相关背景知识。南宋时期的文人墨客们非常注重个人情操的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喜欢通过诗歌来表达对生活的热情和感悟。陈宓也不例外,他在这首诗中以黄梅水栀花为题材,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