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
画船帘密不藏香。
飞作楚云狂。
傍怀半卷金炉烬,怕暖销、春日朝阳。
清馥晴熏残醉,断烟无限思量。
凭阑心事隔垂杨。
楼燕锁幽妆。
梅花偏恼多情月,慰溪桥、流水昏黄。
哀曲霜鸿凄断,梦魂寒蝶幽扬。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画船帘幕紧密,无法隐藏那淡淡的香气。像那飞翔的云彩一样,展现出一种狂放不羁的气概。身边环绕着半卷的金炉灰,害怕那温暖的阳光会消散了春天的气息。清新的香气在晴天里熏人欲醉,但无尽的思念却难以衡量。
站在栏杆旁,心中充满了心事,只隔着垂柳。楼上的燕子被幽妆锁住,只能在溪桥上寻找安慰。那黄昏时的流水,似乎在抚慰着伤感的月儿。哀伤的曲调如同霜飞的鸿雁,凄切地断断续续;梦魂就像那寒蝶,在幽扬中飘荡。

去完善
释义
1. 画船:一种装饰精美的船只,常用于水上游览或娱乐。
2. 帘密:指船舱内的帘子紧密,遮蔽良好。
3. 香:这里指船上的香炉散发出的香气。
4. 楚云:指楚地的云彩,这里借指楚地的风景。
5. 傍怀:旁徨,徘徊的意思。
6. 金炉烬:指炉中的香灰。
7. 日朝阳:指早晨的阳光。
8. 清馥:清香。
9. 晴熏:晴日下的熏香。
10. 残醉:剩下的酒意。
11. 断烟:指烟消云散,消失无踪。
12. 思量:思念,想念。
13. 楼燕:楼中的燕子。
14. 幽妆:幽静的妆容。
15. 多情月:多情的月亮。
16. 慰溪桥:安慰在溪边的桥梁。
17. 霜鸿:霜打的鸿雁,比喻离别的愁绪。
18. 梦魂:梦境中的灵魂。
19. 幽扬:悠扬,悠扬的歌声。

去完善
赏析
《风入松》是吴文英的一首词,以“画船帘密不藏香”开篇,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水上画卷。词人通过对画船、帘子、香炉等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在画船上的悠闲生活。
“飞作楚云狂”一句,词人以楚云比喻自己的豪情壮志,表达了词人对事业的热爱和追求。这里的“狂”并非狂妄,而是指词人对事业的执着和热情。
“傍怀半卷金炉烬,怕暖销、春日朝阳”两句,词人通过对金炉烬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里的“春日朝阳”既是指阳光的温暖,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清馥晴熏残醉,断烟无限思量”一句,词人通过对清馥的香气和断烟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思念。这里的“残醉”和“思量”都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凭阑心事隔垂杨。楼燕锁幽妆”两句,词人通过对栏杆、垂杨、楼燕等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心中的孤独和寂寞。这里的“锁幽妆”既是指楼燕的优雅姿态,也暗示了词人心中的忧郁情绪。
“梅花偏恼多情月,慰溪桥、流水昏黄”两句,词人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欣赏。这里的“多情月”和“流水昏黄”都暗示了词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哀曲霜鸿凄断,梦魂寒蝶幽扬”两句,词人通过对哀曲、霜鸿、梦魂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这里的“凄断”和“幽扬”都暗示了词人的忧郁情绪。
总的来说,《风入松》是一首描绘词人在画船上的悠闲生活和对未来憧憬的词作。词人通过对景物、情感等多方面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风入松》是南宋著名词人吴文英的作品。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240年左右,正值南宋末年,金国南侵,国家局势动荡不安的时期。
在吴文英的一生中,他曾在南宋朝廷任职,但因性格耿直,不善逢迎,未能得到重用。晚年退居杭州,以词为伴,抒发心中感慨。在这个时期,他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词作,如《风入松》等。
在《风入松》中,吴文英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同时,也反映了他在人生晚年的孤独和无奈。这种情感与当时南宋末年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反映了词人在国家危亡之际的忧国忧民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