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明招杂诗四首 其二

标题包含
明招杂诗四首 其二
前山雨退花,余芳栖老木。 卷藏万古春,归此一窗竹。 浮光泛轩槛,秀色若可掬。 丰腴当夕餐,大胜五鼎肉。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吕祖谦(1137年-1181年),字伯恭,号东莱先生,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张栻并称“东南三贤”。 吕祖谦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前方的山间细雨过后,花儿逐渐凋零,残余的芬芳依附在古老的树木上。这卷藏着千秋万代的春天景象,都回归到这一窗翠竹之中。那如同波光粼粼的光线洒在轩榭与栏杆间,呈现出的美丽景色仿佛可以捧在手心。这丰盛美好的景色堪比夜间的美食,比那些丰盛的大宴更胜一筹。
去完善
释义
明招:浙江明招山。 余芳:凋谢的花。 栖:栖息。 万古春:千秋岁月之盛景。 轩槛:门窗。 丰腴:丰富肥美的食物。 五鼎肉:古代祭祀的五种牲畜的肉。
去完善
赏析
《明招杂诗四首 其二》吕祖谦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山林的宁静与美好。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生机盎然。同时,诗人以“前山雨退花”为起点,将读者的视线引向远方,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接下来的诗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山中景色,如“余芳栖老木”和“卷藏万古春,归此一窗竹”,这些诗句都表现了自然的美丽与宁静。最后,诗人以“丰腴当夕餐,大胜五鼎肉”作为结语,表达了对于自然之美享受的喜悦,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追求恬淡生活的人生态度。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其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的意境,展现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山水画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明招杂诗四首 其二》是南宋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吕祖谦所创作的组诗中的第二首。这组诗创作于公元1165年,此时正值南宋时期,朝廷偏安江南一隅,局势较为稳定。然而,国家依旧饱受战乱之苦,人民生活困苦,吕祖谦深感忧虑。 吕祖谦是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人物,他曾任太常博士、国子祭酒等职,具有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深厚的文化修养。在这个时期,吕祖谦经历了诸多人生波折,他曾因为直言进谏而被贬谪,后又因忠诚勤政而得到皇帝的信任和重用。这些人生经历使他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生活有着深刻的理解,也为其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明招杂诗四首 其二》这首古诗中,吕祖谦以明招山为背景,描绘了山间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悠闲的田园生活。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担忧,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关心。这首诗充分体现了吕祖谦的人文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使他成为南宋文坛的重要代表人物。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