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小师心印游方

标题包含
送小师心印游方
自从落脚出娘胎,一印何曾打失来。 满目春山春水绿,重重绵缝为谁开。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可湘,法号释可湘,俗名李瑞清,字仲麟,号梅庵、阿梅。1867年生于江苏淮安,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书画家、诗人。 释可湘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曾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后进入翰林院...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自出生以来,我就从未失去过我的印记。满眼都是春天的山水绿意盎然,层层叠叠的锦绣华裳又是为谁而开呢?
去完善
释义
"自从落脚出娘胎,一印何曾打失来。"这两句诗中的“落脚”是指出生后开始学会行走,即学会走路;“娘胎”是指母亲的子宫,这里可以理解为出生前的生活;“一印”指的是佛教的印章,在这里代表佛教信仰;“打失来”表示失去或丢失的意思。所以这两句的意思是:从出生后开始学会走路的那一刻起,就坚定了自己的佛教信仰,从未有过动摇或改变。 "满目春山春水绿,重重绵缝为谁开。"这两句诗中的“春山”是指春天的山脉,这里可以理解为美好的景色;“春水”是指春天的河流,也可以象征时间的流逝;“绿”表示绿色,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生命的活力;“重重绵缝”指的是衣物上的层层丝线,这里可以理解为生活的琐碎和压力;“为谁开”表示为了什么而敞开。所以这两句的意思是:眼前所见皆为美好的春色,但是生活中的琐碎和压力总是让人疲惫不堪,这些是为了什么呢?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送小师心印游方”为题,讲述了诗人送别自己的徒弟去游历四方的故事。首句的“自从落脚出娘胎”表达了诗人对小师心印成长的感慨,暗示他从出生起就肩负起了传承佛教的责任。接下来的“一印何曾打失来”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他的信任和认可,相信他在游历中能够保持坚定的信仰和品质。 第二联中的“满目春山春水绿”描绘了美好的自然景色,展现了广阔的世界等待着小师心印去探索。而“重重绵缝为谁开”则是对他未来的期许,希望他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将佛法发扬光大,为社会做出贡献。 全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表达了诗人对小师心印的关心和鼓励,同时也展现了对未来世界的美好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小师心印游方》是宋代诗人释可湘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北宋时期,大约在公元960年至1127年之间。 在那个时候,佛教在中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许多文人墨客纷纷投身于佛学研究,成为了一代高僧。释可湘便是其中的一位,他以自己的才情和智慧,将佛法传承和发扬光大。在这首诗的创作期间,释可湘正致力于佛学研究,希望能将佛法传播至更广阔的天地。 北宋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相对繁荣,文化教育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然而,这个时期也存在着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等问题。释可湘作为一位高僧,他不仅关注个人的修行,还关心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因此,他在诗歌中表达了自己对弟子心印的期望,希望他能将佛法传播至各地,为人们带来解脱和安宁。 总的来说,《送小师心印游方》这首诗歌是在北宋时期,由释可湘这位高僧创作的。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诗人以其深沉的佛学修养和对社会的关爱之情,创作出了这首富有哲理和诗意的送别诗。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