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学无学颂一十五首 其四

标题包含
学无学颂一十五首 其四
戴起枯髅撞眼睛,烧香设拜甚精勤。 一盲引众谁人会,赚误世间多少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印肃,俗名李通玄,字印肃,唐朝时期著名的高僧。他出生于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卒于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享年133岁。 释印肃少年时曾攻读儒学,后出家为僧,游历四方,参禅悟道。他在长安...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佩戴着骷髅头撞击双眼,燃香拜佛非常虔诚。一个盲人引领众人前行,谁能理解其中的深意?这使世上无数人陷入困惑。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枯髅:指骷髅,即头骨。在这里比喻没有实际用处的事物。 2. 撞眼睛:指佛教中的一种仪式,用以表示对佛祖的敬仰。 3. 烧香设拜:指佛教中的礼拜仪式,通过烧香和礼拜来表达对佛祖的敬意。 4. 一盲引众:这里指一个盲目的人引导众人,形容误导别人。 5. 赚误:欺骗,误导。 6. 世间:指人世间。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学无学颂一十五首 其四》是释印肃所写的一首诗词。从题目可以看出,这是“学无学颂”系列的第十四首。这首诗以形象、生动的手法描绘了人们在盲目追随中误入歧途的现象,并以夸张的笔触讽刺了这种行为的愚昧和荒诞。 诗的前两句“戴起枯髅撞眼睛,烧香设拜甚精勤。”描述了人们盲目模仿、过分迷信的行为。他们戴着枯髅(一种头骨制成的佛教法器)撞击自己的眼睛,以表示自己虔诚的心态;同时,还热衷于烧香、拜佛等仪式,表现出了极度的恭敬。这两句通过描绘一幅近乎疯狂的景象,揭示了人们对宗教信仰的过度狂热。 接着,诗的第三句“一盲引众谁人会,”指出这种现象的根源——由一个盲目的人引领众人走向错误的道路。这句话意味着:如果指导者自己都处于迷茫之中,那么他所带领的人群又怎么能找到正确的方向呢?这里,诗人运用了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这一现象的深深忧虑。 最后,诗的结尾句“赚误世间多少人。”则是诗人对这种现象所产生的恶劣影响的感慨。因为盲目地跟随错误的指导,导致许多人走向了背离真理的道路。这里的“赚误”可以理解为欺骗误导的意思。诗人以此收尾,既表现了这种错误的普遍性,也流露出他对世人的深深同情和对世事的无奈之情。 综上所述,这首《学无学颂一十五首 其四》以生动形象的手法展现了人们在盲目追随中的荒诞行为,并通过深刻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与关切。这首诗不仅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而且充满了浓厚的批判精神,可谓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学无学颂一十五首 其四》是宋代高僧释印肃所作的一组诗歌之一。这组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1世纪至12世纪初的宋代,即禅宗五山时期。 释印肃在这时期,历经了佛教由盛转衰的过程,亲身经历了唐宋之交的社会变革,以及佛、道、儒三教的斗争和融合。他曾在各地游学参访,对佛学理论有深刻的理解和实践。 这个时代,禅宗已发展至高峰,禅宗五山在宋代的禅宗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释印肃游历各山,结识了众多禅师,与他们相互交流、论辩,这也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同时,他还受到了当时社会风气和文人墨客的影响,注重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使他的诗歌既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又有优美的艺术形式。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