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书怀简仲美
弱龄志问学,屏虑息众营。道远力驽下,潦倒终无成。摛辞希往哲,谈经对诸生。谷空灵籁应,候至悲虫鸣。感物成内省,俯仰惭愧并。故人适远至,使我怀抱倾。薰风起修竹,微雨洒疏棂。悠然领斯趣,新暑随时清。步屧颓檐下,笑谈到深更。岂徒今夕乐,庶得千古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我年幼的时候,我就立下决心要向学问请教。摒弃忧虑,安静地在书海中汲取知识。然而路途遥远且能力有限,到如今我依然一事无成。只能努力写文章希望得到先贤们的认可,坐在课堂上向学生谈论经典。山谷空旷,风吹过就像天籁之音回应着我;等待的时刻里,只有虫子的叫声陪伴着我。感慨于这万物之中,我不断地自我反省,总觉得有愧于这份天地。
恰巧在这个时候,老朋友来到了我的身边,让我有了倾诉的机会。和风从修长的竹子间吹来,小雨滋润着稀疏的窗棂。在这悠然自得的氛围中,我感受到了清新的夏天。我们漫步在屋檐下,谈笑风生直至深夜。这不仅是一种今晚的快乐,也是一种千古不变的情感交流。
去完善
释义
1. 弱龄:指年轻时候。
2. 志:立志。
3. 问学:求学问道。
4. 屏虑:排除杂念。
5. 息众营:停止各种琐事。
6. 道远:理想遥远。
7. 力驽下:能力低下的意思。
8. 潦倒:穷困失意的样子。
9. 摛辞:发布文辞。
10. 希:希望得到。
11. 往哲:过去的贤人。
12. 谈经:谈论经典著作。
13. 对诸生:面对学生。
14. 谷空:山谷空旷。
15. 灵籁:幽谷中的风声。
16. 候至:季节到了。
17. 悲虫鸣:听到悲鸣的虫声。
18. 感物:受到外物的影响。
19. 内省:自我反省。
20. 俯仰:表示时间短促的词语。
21. 愧并:感到羞愧。
22. 故人:老朋友。
23. 适远至:从远方来到。
24. 怀抱:心怀。
25. 薰风:和风。
26. 修竹:高高的竹子。
27. 微雨:小雨。
28. 疏棂:稀疏的窗户格子。
29. 悠然:从容自在的样子。
30. 领斯趣:领会这样的情趣。
31. 新暑:刚刚开始的暑气。
32. 随时清:随着时节而清爽。
33. 步屧:行走。
34. 颓檐:破败的屋檐。
35. 笑谈:谈笑。
36. 深更:深夜。
37. 岂徒:难道只是。
38. 今夕乐:今晚的快乐。
39. 庶得:也许可以。
40. 千古情:永恒的友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夜坐书怀简仲美》是明代诗人王绅所作,抒发了诗人在生活中寻求学问、感慨人生的情感。首联表达了他自小就立志于学问,希望通过学习获得智慧。然而现实与理想总是有差距的,他自己觉得能力不足,无法达成目标。随后他投身教育,在讲台上向学生们传授经典,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对学生有所启发。中间两联描绘了周围环境的美景,以及自然界的生命气息。这种美好的氛围让诗人心情愉悦,但他的内心却充满自省和愧疚。最后一联则表达出朋友的到来让他感到愉悦,与朋友聊天直至深夜,这是他最珍视的快乐时光,也是他内心深处追求的生活品质。整首诗将个人志趣与现实矛盾完美融合,展现了诗人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夜坐书怀简仲美》是明朝诗人王绅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时间为明朝初年(公元1368-1425年)。
在这段时间里,王绅的生活充满了曲折。他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但因为家境贫寒,生活颇为艰难。后来,他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取了科举功名,进入了仕途。然而,他在官场中屡遭排挤,宦途不顺。尽管如此,他仍然保持着坚韧的意志和高尚的品质,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
在明朝初期,社会动荡刚刚结束,国家正在百废待兴之际。当时的社会风气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强调道德修养和忠诚担当。然而,由于封建制度的弊端和社会矛盾的加剧,使得许多知识分子感叹世道不公,满怀壮志却无法实现。
在这样的背景下,王绅写下了这首《夜坐书怀简仲美》。他以夜坐、思友、寄怀为主题,表达了对知己的思念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同时,也表现了他在这个特殊时期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社会的关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