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日陪韦卿宴
何必龙山好,南亭赏不暌。清规陈侯事,雅兴谢公题。
入座青峰近,当轩远树齐。仙家自有月,莫叹夕阳西。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为什么非要到龙山才好呢?在南亭欣赏风景也未尝不可。这里的景色正符合高雅的规则,陈侯的事务也显得那么雅致。坐在座位上就能感受到青山的亲近,面对着窗户能看到整齐排列的树木。仙人们自有月亮照明,不必感叹夕阳西下。
去完善
释义
1. 龙山:代指宴会之地。
2. 南亭:此处指南亭山,位于湖南衡山县,是著名景点。
3. 清规:佛教中规定僧人日常生活的规则。
4. 陈侯:东晋时名将陈庆之,字子云,封为兰陵武靖王,因功勋卓著而被尊称为“陈侯”。
5. 雅兴:高雅的兴致。
6. 谢公题:指东晋名士谢安曾在此题诗。
7. 青峰:青山翠岭,形容环境优美。
8. 当轩:面对窗户。
9. 远树齐:远处的树木整齐排列。
10. 仙家:道家修炼成仙之人。
去完善
赏析
《重阳日陪韦卿宴》是唐代诗人朱湾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歌描绘了重阳节期间,诗人与韦卿在南亭共宴的情景。诗人以清规、雅兴为题,表达了他们不拘泥于世俗礼法,追求高尚情操的精神风貌。
首联“何必龙山好,南亭赏不暌”,意思是说,虽然龙山重阳盛会闻名于世,但在南亭这里,我们同样可以欣赏到美好的景致,享受欢聚的时光。这一联点明了时间和地点,为全诗奠定了轻松愉悦的基调。
颔联“清规陈侯事,雅兴谢公题”,诗人借用了陈侯和谢公两位历史人物的故事,来表达他们对清雅生活的向往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表现了他们的志趣与情操。
颈联“入座青峰近,当轩远树齐”,描述了宴会的环境,坐席旁边就是青翠的山峰,窗户前则是整齐排列的远树。这一联通过视觉形象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使人心旷神怡。
尾联“仙家自有月,莫叹夕阳西”,用仙家的传说来告诫人们,不必为时光流逝而惋惜,因为生活自有美好之处。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人生哲理的探讨,表现出诗人超脱尘世的态度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重阳日陪韦卿宴》是唐代诗人朱湾在重阳节期间为庆祝节日而创作的诗歌。这首诗描述了重阳佳节之际,作者与友人韦卿共赴宴会的场景。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朱湾生活的年代正是唐朝盛世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足。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人们会在这一天登高祈福,赏菊饮酒,寓意吉祥长寿。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作者选择了陪伴友人共度时光,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
朱湾作为一位文人墨客,在当时的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他与韦卿之间的友谊源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和文化修养。两人一起参加宴会,共享美食,欣赏美景,交流思想,充分展示了唐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方式和社交风尚。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