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标题包含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欲收新麦继陈谷,頼有诸孙替老人。 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急炊大餠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由,一字同叔,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兄苏轼、苏洵合称“三苏”。 苏辙自幼聪明颖悟,与其兄苏轼一同进入...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将粮食收入仓库后,事情总算圆满结束,于是提笔赋诗一首,赞叹你们这些年轻人充满干劲与活力。
去完善
释义
闭廪:关闭粮仓,指完成粮食入仓;怜:爱惜、欣赏。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劳动画卷,字里行间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开篇点明主题,“欲收新麦”与“继陈谷”形成时间上的延续感,同时通过“頼有诸孙”一句,展现了家族间的互助与温情。接着,诗人以对比手法描写天气变化带来的影响:“三夜阴霪”令人沮丧,而“一竿晴日”则瞬间驱散阴霾,使整个村庄恢复生机。这种自然景象的转换不仅烘托出农事活动的紧迫性,更凸显了农民对丰收的期盼。 下半部分转向具体的劳动场景,从“急炊大饼”到“多博村酤”,细腻地刻画了农家待客之道以及对劳动者辛勤付出的尊重。最后两句回归平静,诗人用“闭廪归来”总结一天的忙碌,并以赋诗表达对外孙们的赞赏与疼爱。整首诗语言质朴却意蕴深远,既有田园风光的恬淡之美,又有亲情互动的温馨之趣,体现了作者对简单而充实生活的深切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是宋代诗人苏辙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050年,即宋仁宗皇祐二年,此时苏轼在朝为官,担任翰林学士、权知制诰等职务。 在这个时期,苏辙的生活相对安定,他的家庭关系和谐,与兄弟苏轼保持密切的互动。然而,他在朝廷上的地位并非一帆风顺,时常受到政敌的排挤和攻击。这些经历使得他更加关注民生疾苦,对百姓的生活状况抱有深切的同情。 这个时期的北宋社会,农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每逢农忙时节,家家户户都会投入到紧张的农业生产中。作为诗人,苏辙时刻关注着农民的生活,他在观察田园风光的同时,也对农民的生活状况产生了深深的同情。这首诗就是通过对文氏外孙入村收麦的场景描绘,展现了当时农村劳动生活的情景。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