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僧明惠房

标题包含
题僧明惠房
簷前朝暮雨添花,八十真僧饭一麻。 入定几时将出定,不知巢燕污袈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每日早晚在屋檐下与细雨共舞,映衬着花朵盛开,八十岁的得道高僧仅以一麻籽为食。 在山中修行,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禅定进入凡尘,恐怕连巢中的燕子也弄脏了他们的袈裟。
去完善
释义
1. 明惠:这里指一个僧人。 2. 簷:屋檐。 3. 朝暮雨:早晨或晚上的雨水。 4. 八十真僧:80岁的真正出家人。 5. 饭一麻:吃饭一次。麻,一粒米的数量单位。 6. 入定:佛教用语,指僧人在一定时间内静坐修行。 7. 出定:指结束静坐修行。 8. 不知巢燕污袈裟:不知道筑巢的燕子会不会把羽毛弄脏袈裟。巢燕,筑巢在房子里的燕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寺庙僧人的生活场景。首先,诗中通过“簷前朝暮雨添花”这一句描述了寺庙周围的景致,强调了季节的变化和时间的流逝。而“八十真僧饭一麻”则形象地描绘了僧人认真修行的态度,同时也体现了他们生活的简朴。接着,“入定几时将出定”表达了僧人在禅定中的投入,以及他们对心灵净化的追求。最后,“不知巢燕污袈裟”则表现了僧人超凡脱俗、不被尘世琐事所困扰的品质,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的尊重和生活的热爱。整首诗通过描绘僧人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宗教信仰的敬意和对生活的理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僧明惠房》是唐代诗人秦系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唐玄宗至德年间(756-758年)。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游览寺庙时,看到僧舍静谧而美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禅意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在创作这首诗时,秦系正处于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早年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后来,他在家乡河南担任县尉,但因为性格孤傲,不愿迎合权贵,被贬为闲职。此时,唐朝正处于安史之乱时期,社会动荡,民生疾苦。秦系对此深感忧虑,但又无法改变现实,于是选择了隐居山林,远离尘世纷争。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秦系的诗歌创作主要表现了他的隐逸思想和对山水自然的热爱。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深受后世文人的喜爱。在《题僧明惠房》这首诗中,秦系通过描绘僧舍的美丽景象,表达了他对禅意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展现了他隐逸生活的恬静与淡泊。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