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夜雪偶书

标题包含
夜雪偶书
歳晚山云合,窗鸣霰雪飞。 方欣樽有酒,未叹箧无衣。 谷杳青松健,林空绿萼肥。 月明溪上醉,应是夜深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处权,字伯行,号后村居士,南宋著名文人、词人。他生于公元1076年,卒于公元1159年,享年83岁。 李处权出身书香门第,他的父亲李邦献是北宋时期的进士。李处权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时就展现...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冬天的夜晚,山间的云朵聚集在一起,窗户边传来雪花飞舞的声音。刚刚还在为美酒而欣喜,还没有来得及感叹箱子中没有换洗的衣服。山谷里的松树依然苍翠挺拔,树林间显得更加空旷,梅花渐渐丰满。月亮高挂在溪水上,我在那里喝得沉醉,应该是深夜才能回来吧。
去完善
释义
岁晚:一作“岁晏”。指冬季将尽,这里意味着季节已进入寒冬。 山云:山林间的云雾。 霰(xiàn):降落的小冰粒,形状不规整,较雨水稍大,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 樽: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 箧(qiè):小箱子,通常用来装衣物。 谷杳(yǎo):山谷幽深,形容地方偏远宁静。杳,深远。 青松:常绿乔木松树的一种,耐寒性强,此处代指生命力旺盛的植物。 绿萼(è):绿色的花萼,一般指梅花的花托。这里借代梅花。 月明:月色明亮。 溪上:溪流之上。
去完善
赏析
《夜雪偶书》这首诗描绘了冬天夜晚的山景与心境。首联“歳晚山云合,窗鸣霰雪飞”渲染出冬日山中的严寒气氛,通过“山云合”和“霰雪飞”两个细节展现出了大自然的壮观景象。颔联“方欣樽有酒,未叹箧无衣”则表现诗人的乐观态度,尽管环境恶劣,但仍有美酒相伴,无需担忧衣物不足。颈联“谷杳青松健,林空绿萼肥”通过“青松健”和“绿萼肥”两个意象展示了自然界在寒冬中依然充满生机。尾联“月明溪上醉,应是夜深归”以月光明媚的溪水为背景,诗人沉醉其中,预示着诗人即将踏上归途。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面对寒冷冬日的从容、达观的心态,以及热爱自然的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夜雪偶书》是宋代诗人李处权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87年,正值南宋时期。在这一年里,李处权因病辞官,退居故里,开始了他的隐居生活。在这段时间里,他时常思考国家命运和人生价值,写下了许多感慨世事的诗篇。 在这一时期,南宋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北方金国对南宋的侵扰不断加剧。然而,南宋统治者却沉溺于享乐,朝政腐败,民不聊生。这让李处权感到忧心忡忡,他曾多次上疏献策,希望改革政治,振兴国家,但均未被采纳。因此,他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忧国忧民的情怀。 《夜雪偶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诗中,李处权通过对夜雪的描绘,表达了他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的关切。他认为,夜雪不仅是对自然界的摧残,更是对国家命运的警示。这种深沉的家国情怀,使这首诗具有了深刻的历史内涵和艺术价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