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上次表臣韵以遗明之仍督其和章
一日复倾三百杯,新年物色兴悠哉。
应怜远客此流落,故有幽人常往来。
楮刻三年殊未就,诗成七步可须催。
平生信笔多狂简,从此方知所以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有一天又喝了三百杯酒,新年的气氛让人兴致盎然。
可怜我这个远方的来客在这里漂泊不定,还好有许多隐逸之士经常来往。
三年的刻楮之作还没有完成,但七步成诗的速度很快,可以不急不缓。
平时写东西随意惯了,难免显得粗疏,现在才知道应该如何改进。
去完善
释义
1. 次:按顺序编排或排列。这里指按照张表臣的诗歌韵律来创作诗歌。
2. 表臣:这里指的是宋朝诗人张表臣。
3. 韵:这里指诗歌的韵律或音韵。
4. 以遗明之:以赠送给李明之的意思。“遗”意为赠送;“明之”是李明之的名字。
5. 督:催促之意。
6. 和章:应和张表臣诗歌的篇章。
7. 一日复倾三百杯:一天又喝了三百杯酒。
8. 新年物色:新年的景象。
9. 悠哉:悠然自得的样子。
10. 应怜:应该是同情或怜悯的意思。
11. 远客:离家在外的人。
12. 流落:流离失所,这里比喻生活困顿。
13. 幽人:隐居之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14. 往来:交往。
15. 楮刻:用楮树皮制成的纸张。
16. 三年殊未就:三年的努力还没有完成。
17. 诗成七步:形容诗歌创作的迅速。
18. 可须催:可以不用催促。
19. 平生:一生之中。
20. 信笔:随意书写。
21. 狂简:指文章疏放,不合常规。
22. 所以:表示原因或理由。
23. 裁:指写作技巧的运用。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诗篇。诗人通过描绘新年时的景物,以及与朋友间的交往互动,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自己创作的自省与提升的追求。
首联“一日复倾三百杯,新年物色兴悠哉”,诗人以豪放的姿态,展现出新年的欢乐气氛和豪情壮志。“三百杯”象征着诗人饮酒作乐的豪爽,而“新年物色”则暗示了新一年的美好期待。
颔联“应怜远客此流落,故有幽人常往来”,诗人以“远客”和“幽人”来指代自己的朋友,表达了对他们的关怀和挂念。这两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在新春佳节之际,对远方的朋友的思念之情,又表现出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
颈联“楮刻三年殊未就,诗成七步可须催”,诗人通过“楮刻”(雕刻)和“七步诗”这两个典故,表达自己虽才华横溢但仍有待雕琢的谦逊态度。这表明诗人对自己的作品有着很高的要求,希望在今后的创作中能更上一层楼。
尾联“平生信笔多狂简,从此方知所以裁”,诗人以“狂简”自嘲,表示自己在过去的创作中可能过于随意,不够严谨。这句话反映出诗人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决心在今后的创作中加以改进和完善。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席上次表臣韵以遗明之仍督其和章》是南宋诗人李处权的作品。李处权生于1163年,享年74岁,是一位仕宦生涯颇为波折的文人。他在宋朝末期科举失利,未能在朝为官,但其才学出众,与许多著名文人墨客交游甚广。在战乱时期,他寓居汴京(今河南开封)一带,见识了战争对民生造成的苦难,同时又见证了民族英雄岳飞等英勇抗金的事迹。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1190年至1233年之间,这段时间内南宋国力日益衰微,金人屡次侵犯边疆,政局动荡不安。李处权在这种背景下,仍然保持文人傲骨,寄情于山水诗酒之间。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