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野步

标题包含
野步
闲赏步易远,野吟声自高。路无人到迹,林有鹤遗毛。 物外趣都别,尘中心枉劳。沿溪收堕果,坐石唤饥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许棠,字文化,号竹隐,唐朝诗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在唐玄宗至德宗时期(756-805年)。 许棠出身贫寒,年轻时曾以砍柴为生。他勤奋好学,才华横溢,尤以诗歌见长。在唐代文人中,许棠以其质朴的诗风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闲暇时漫步在远方,野外放声歌唱。没有人走过的路,树林里有仙鹤遗留的羽毛。尘世之外的快乐都不再相似,内心充满杂念令人疲惫。沿着溪流拾取落下的果实,坐在石头上呼唤饥饿的山猴。
去完善
释义
《野步》是唐代诗人许棠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每句的注释: 1. 闲赏步易远:闲赏,即闲暇时欣赏;步易远,指行走容易走远。 2. 野吟声自高:野吟,在野外吟诗;声自高,声音自然高远。 3. 路无人到迹:路上没有人的足迹。 4. 林有鹤遗毛:树林里有白鹤留下的羽毛。 5. 物外趣都别:物外,超脱世俗的境界;趣都别,各种情趣都与世俗不同。 6. 尘中心枉劳:尘世之中心灵备受辛劳。 7. 沿溪收堕果:沿着溪流捡拾掉落的果实。 8. 坐石唤饥猱:坐在石头上呼唤饥饿的猿猴。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野步”为题,抒发了超脱尘世、追求隐逸之志。首联描绘了在闲暇时光中,漫步于郊野的乐趣。一个“易”字表达了远离喧嚣、摆脱束缚的轻松感。颔联则进一步渲染了野外的宁静景象:路上罕有人至,树林中有仙鹤遗留的羽毛。这两句凸显了野外的空灵与静谧。颈联写出了诗人在尘世外找到的乐趣,使自己心灵得以净化,摒弃世俗的烦恼。诗人最后通过尾联展现出其隐逸生活的细节:沿溪拾取掉落的果实,坐在山石上呼唤饥饿的猴子。这一场景颇具禅意,透露出诗人的安贫乐道之情。整首诗意象丰富,韵律优美,展现了诗人高洁脱俗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野步》是唐代诗人许棠创作的一首描绘野外漫步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875年至880年之间,此时正值晚唐时期。 在这个时期,许棠作为一位书生,曾参加科举考试,但屡试不第,一直未能进入仕途。这使得他对于现实生活有着深刻的感悟和体会。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以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视角,通过描绘野外风景,表达出他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此外,晚唐时期的社会局势较为动荡,农民起义、藩镇割据等问题频发。这种时代背景使得许多文人墨客纷纷以诗歌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而许棠在《野步》一诗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及这些社会问题,但他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他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普遍心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