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州道中
野田秋溜正潺潺,新翠乔林绕舍环。
淡日凝烟横别浦,斜风吹雨过前山。
柴扉初放牛羊出,渔艇方携蟹蛤还。
自笑平生爱游览,天教长在水云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秋天田野里的流水潺潺,新绿的树木围绕着房子。阳光淡淡的,烟雾笼罩着河边的码头,斜风细雨飘过远处的山峰。木门刚刚打开,牧童赶着牛群出来,渔民的小艇满载着螃蟹和蛤蜊归来。我自己也笑着,这辈子就是喜欢游山玩水,好像老天有意让我在山水之间长久地生活下去。
去完善
释义
1. 越州:古代地名,即今浙江省绍兴地区。
2. 野田:田野。
3. 秋溜:秋天的水流。
4. 潺潺:水流的声音。
5. 新翠:新生出的绿色。
6. 乔林:乔木丛林。
7. 舍:房屋。
8. 环:围绕。
9. 淡日:晴朗的日子。
10. 凝烟:浓重的烟雾。
11. 别浦:分叉的河流。
12. 斜风:微风。
13. 渔艇:渔船。
14. 蟹蛤:指螃蟹和蛤蜊等水产。
15. 天教:上天安排。
16. 水云间:山水之间。
去完善
赏析
《越州道中》是南宋诗人熊禾的一首描绘乡村风光的诗。诗人通过对田野、树林、阳光、烟雾、风、雨、村落和渔船等自然景色的细致描绘,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画卷。整首诗意境清新,给人以宁静、和谐的感受。诗人通过对乡村生活的观察和体验,表达了对自己一生热爱游览的感慨,以及对大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这首诗充分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越州道中》是南宋诗人熊禾的一首描绘旅途风光的诗歌。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大约公元1270年左右。
在这段时间里,熊禾作为南宋的一位士人,经历了国家危亡、山河破碎的历史时期。金兵入侵,南宋偏安江南,政局动荡不安。熊禾也在此时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从政之余,他仍坚持文学创作,记录了他在这特定历史时期的所见所感。
在诗中,熊禾以生动的笔触描述了越州(今浙江绍兴)沿途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如山水、稻田、村居等元素,展现了当时的地理风貌和生活图景。此外,诗中还透露出一种忧虑国事的情感,反映了熊禾作为一名士人对家国命运的关切之情。
总的来说,《越州道中》这首诗既是熊禾对自己生活经历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对南宋末年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一窥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