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南斋韵谢
沙溪清可啜,远山翠欲流。
翩然航一苇,浩歌入芦洲。
高堂上木杪,幽人事胜游。
但足箪瓢乐,不知天地秋。
我笔嗟无口,冥搜空掉头。
何如三才杰,等是济川舟。
开卷腾光怪,天上卿云浮。
阿云又嗣音,吾砚不欲留。
平生浪诗声,寒虫号清幽。
已对狂道士,从此敢吟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沙溪流水清可见,远方山峰翠绿欲滴。
轻盈航行一叶舟,高歌猛进进入芦苇荡。
高大的厅堂直冲树梢,文人墨客幽静胜过游玩。
只要有食粮充足就快乐无比,对天地间秋色浑然不觉。
我的文笔感伤无回应,寻觅良久仍无果。
怎比得上那些文采出众的人才,我们都是拯救世界的摆渡船。
打开书本智慧涌现如同天上云彩,阿云再次传来了美妙的声音。
我对这砚台已经不再留恋。
一生都在写诗发出独特的声音,就像那寒冷的虫子在幽幽地叫着。
我已经跟那个狂放的道士会面了,从此以后大胆写诗无畏无惧。
去完善
释义
1. 沙溪:地名,此处指的是江西省九江市的沙溪;
2. 啜:品尝;
3. 远山:远处山峰;
4. 翠欲流:形容远山的绿色仿佛要流淌下来;
5. 航一苇:划着一片芦苇制成的船桨;
6. 芦洲:生长着芦苇的河洲;
7. 高堂:此处指山上的房子;
8. 木杪:树木的末梢;
9. 幽人:隐士;
10. 胜游:愉快的游玩;
11. 但足:只要足够;
12. 箪瓢乐:用竹器吃饭的朴素生活;
13. 不知天地秋:不知道秋天的到来;
14. 我笔嗟无口:感叹自己笔下的文字没有表达出情感;
15. 冥搜:尽力思考;
16. 空掉头:白费力气的意思;
17. 三才杰:天、地、人的杰出人物;
18. 等是济川舟:都是摆渡过河的工具;
19. 开卷腾光怪:打开书卷,里面的奇谈怪论使人惊叹;
20. 天上卿云浮:天上的云朵如同卿云;
21. 阿云:即“阿云孝子”黄庭坚;
22. 嗣音:继承前人遗志的意思;
23. 不:不应停止吟咏;
24. 狂道士:指唐朝诗人孟郊;
25. 吟不:应是指吟诗创作不间断。
去完善
赏析
邓肃的这首《再用南斋韵谢》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对沙溪、远山、航船、芦洲等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他的幽隐之情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在诗中,邓肃以流畅的笔墨,巧妙地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艺术感染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再用南斋韵谢》出自南宋诗人邓肃之手。关于他的生平资料虽然有限,但从他的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对国家和人民有着深厚的情感。邓肃曾上疏谏诤秦桧的投降政策,为抵抗金人侵略尽一份力,因此被贬谪,但他仍然心系国家安危,关注民生疾苦。
这首诗《再用南斋韵谢》是他在这一时期的创作之一,表达了诗人身处困境却坚守信念、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通过回顾过去的曲折人生历程和感受自然界的美好景象,表现出诗人坚定的意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创作这首诗时,邓肃正处于南宋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然而,即使在这样的背景下,邓肃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仰,用诗歌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