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
宿醉离愁慢髻鬟,六铢衣薄惹轻寒,慵红闷翠掩青鸾。
罗袜况兼金菡萏,雪肌仍是玉琅玕,骨香腰细更沈檀。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昨日余醉仍带着些许忧愁,头发松散地梳成髻鬟,轻薄的衣裳抵挡不住寒意,慵懒的红晕和忧郁的翠绿遮住了青鸾。袜子如同金色莲花般华丽,肌肤依然如玉般晶莹剔透,香气四溢、腰身纤细的身材更显沉鱼落雁之貌。

去完善
释义
1. 宿醉离愁:指因离别而产生的愁绪,宿醉意为昨晚喝醉,这里形容离愁如同宿醉般难以消散。
2. 慢髻鬟:形容头发松散低垂的样子,表示闲散舒适的状态。
3. 六铢衣:古代形容轻便而薄的衣物,六铢是古代的重量单位,约等于现在的0.14克,用来形容衣服的轻薄。
4. 惹轻寒:指衣物过于轻薄,无法抵挡寒冷的侵袭。
5. 慵红闷翠:形容花朵半开不开的样子,这里借指女子的慵懒姿态。
6. 青鸾: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这里用来象征女子的美丽。
7. 罗袜:丝绸制成的袜子,这里的“金菡萏”指的是金色的莲花图案,象征着袜子的精致华丽。
8. 雪肌:白皙的皮肤,这里的“玉琅玕”指的是玉石般的光泽,形容皮肤的美好。
9. 骨香:形容身体散发出香气,这里的“沈檀”是一种香料,具有沉郁的香气。
10. 腰细更沈檀:意思是腰肢纤细如沈檀,这里的“更”表示更进一步的意思。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女子宿醉后的离愁与慵态。上片通过“慢髻鬟”、“六铢衣薄”和“轻寒”等词语表现出女子的柔弱与忧郁。下片则通过“罗袜”、“雪肌”和“骨香腰细”等描写,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整首词将女子的美丽与哀愁巧妙地融为一体,令人陶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是晚唐诗人韩偓的一首词作。这首词大约创作于公元9世纪末至10世纪初,正是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战乱频仍的时期。韩偓身处这样一个时代,亲历了宫廷政变和战乱流离的动荡生活,使得他对人生的离合悲欢有了更深刻的体悟。
在这个时期,由于政治斗争激烈,韩偓一度受到排挤,被迫离开京城,过着四处奔波的生活。这样的经历使他更加珍视与亲朋好友的相聚时光,也使得他的词作充满了离愁别绪的情感。
此外,晚唐时期社会风气逐渐开放,诗词艺术发展迅速,文人墨客们热衷于吟诗作词,相互唱和。在这样的背景下,韩偓凭借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雅的艺术品位,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词篇,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