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秦州即事

标题包含
秦州即事
边清羽书息,事简使君慵。 地僻俗客少,日长春睡浓。 平安三路火,昏晓两山钟。 戍满归心动,先随渭水东。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方平(1007年-1091年),字安道,号乐全居士,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 张方平在宋仁宗时期进入官场,历任地方官和中央官员。他在地方任职期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边陲的消息已经平静,事务简单让领导感到悠闲。 这个地方偏僻,所以来访的客人很少,春天的睡眠日渐加深。 三路上的烽火平静安宁,两座山上的钟声分别报昏晓。 服满兵役的人心开始思归,首先沿着渭水向东回转。
去完善
释义
《秦州即事》注释如下: 1. 边清:边境安宁。这里指边疆局势稳定。 2. 羽书:古代传递军事信息的文书。 3. 息:停止,平息。 4. 事简:事务简省,不繁琐。 5. 使君:汉代对太守的尊称,泛指地方长官。 6. 慵:懒散,无所事事。 7. 地僻:地处偏远。 8. 俗客:世俗之人,普通访客。 9. 日长:白天时间变长。 10.春睡浓:春天睡眠充足。 11. 三路火:指烽火台的烽火,用来报信的。 12. 昏晓两山钟:形容寺庙的钟声从早晨到黄昏不断。 13. 戍满:戍期已满,指边防士兵的服役期满。 14. 归心:思念故乡的心情。 15. 渭水:渭河,黄河支流,发源于甘肃定西,流经陕西关中平原。
去完善
赏析
这首《秦州即事》描绘了边陲安宁、公务简约的生活情境。诗人以“边清”和“事简”的对比,展示了太平盛世的景象。在这样一个环境里,“使君慵”反映出公务的轻松,让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欣赏周边的自然风光。 诗人通过描述“地僻”与“俗客少”的关系,体现出与世隔绝的清静之感。春天的美好与安静的气氛相结合,使得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下陷入了深深的睡眠之中。这种氛围也在客观上体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紧接着,诗歌又描绘了边疆的边防烽火(三路火)和山川的钟声(两山钟),暗示了边境环境的严峻和紧张,但同时也表明了诗人在这其中所能感受到的安全与宁静。 最后两句“戍满归心动,先随渭水东。”意味着诗人的思乡之情已经无法抑制,他想要回到故乡的愿望愈发强烈。“先随渭水东”则巧妙地暗示了诗人将要返回故乡的行动。整首诗歌展现了张方平这位儒家学者兼政治家的一种理想生活状态,渴望在家国无虞的情况下过上平静而祥和的生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