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神宗皇帝挽辞五首 其五

标题包含
神宗皇帝挽辞五首 其五
广大天同量,渊深海共澄。 遽闻凭玉几,恨不瘗金绳。 同轨陪仪仗,因山鏁阙庭。 深恩沦朽骨,孤梦遶新陵。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方平(1007年-1091年),字安道,号乐全居士,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 张方平在宋仁宗时期进入官场,历任地方官和中央官员。他在地方任职期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广大的天空与大海相等同,深邃的大海与天空相互澄清。突然间听到有依赖着玉几的声音,遗憾无法用金线将其埋葬。(注:这里描述的是皇帝与大海的对应关系)同样的车轨陪伴着仪仗队,靠山建造宫廷。深深的恩情在枯骨中沉沦,孤独的梦想围绕着新的皇陵。
去完善
释义
1. "广大天同量":这里表示皇上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天地。 2. "渊深海共澄":形容皇上品德高尚,像海一样深邃清澈。 3. "遽闻凭玉几":皇上突然离世的消息传来。 4. "恨不瘗金绳":惋惜没有用金绳将皇上埋葬。 5. "同轨陪仪仗":指不同国家的人都来参加皇帝的葬礼。 6. "因山鏁阙庭":指按照山势来修建皇陵。 7. "深恩沦朽骨":皇上深厚恩情虽然已经无法感知,但他的形象和精神仍然存在于人们心中。 8. "孤梦遶新陵":孤独的灵魂在新陵徘徊。
去完善
赏析
这首《神宗皇帝挽辞五首 其五》是诗人张方平为悼念已故的神宗皇帝而作。通过对比神宗皇帝的英明领导和广大天地的宽容、深邃海洋的澄净,表达了对皇帝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中抒发了对神宗皇帝离世的不舍和遗憾,感慨不能为其墓穴加封。诗人又描绘了灵柩同行列、宫殿封闭的场景,表明全国上下都在深切哀悼这位逝去的君主。最后,诗人提到尽管神宗皇帝已经离开尘世,但他的恩情依旧滋润着百姓的心田,思念之情仍萦绕在新陵墓周围。整首诗言辞悲切,情感真挚,充满了对神宗皇帝的深深怀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神宗皇帝挽辞五首 其五》是北宋著名文人张方平为悼念神宗皇帝而创作的五言诗之一。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085年左右,正值北宋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张方平的个人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曾任翰林学士、尚书左丞等职,政治地位较高。然而,由于当时朝政的腐败和权力的争夺,他在官场上的境遇并不如意。这使他对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激发了他对道德和人性的思考。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北宋社会正处于一个相对繁荣的时期,但由于官僚体制的弊端以及民族矛盾等问题,使得国家面临着严重的内外压力。这种状况使得文人阶层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反思,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在这种背景下,张方平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创作了这组悼念神宗皇帝的诗歌。通过对神宗皇帝的赞美,表达了对仁厚之君的敬仰之情;同时,通过描绘皇帝治下的太平盛世,展现了对理想社会的渴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