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上三司蔡内阁

标题包含
上三司蔡内阁
此日河南念贾生,留将名字彻丹庭。 秋声渐觉寒生树,亲老遥知独倚扃。 徒系车傍淹白昼,得离鞲上必青冥。 公如未信牛间气,试掘丰城必有灵。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方平(1007年-1091年),字安道,号乐全居士,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 张方平在宋仁宗时期进入官场,历任地方官和中央官员。他在地方任职期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今天在河南想念贾生,把他的名字传播到宫廷中。 随着秋天的声音逐渐感到寒冷,年迈的父母知道我孤独地倚靠门边。 只是让马车在白昼中滞留,一离开马背就一定能到达天空。 如果你还不相信牛间的灵气,试着挖掘丰城一定会发现它的存在。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河南:这里指河南省,也是张方平的家乡。 2. 贾生:即贾谊,西汉著名文人,才华横溢但命运多舛,曾遭贬谪。这里暗指张方平。 3. 丹庭:朝廷,这里指朝堂。 4. 秋声:秋天的声音,这里借指秋天的气氛。 5. 寒生树:形容秋天树木变得萧条的景象。 6. 亲老:父母年老的景象,这里指的是张方平的担忧。 7. 遥知:远方知道。 8. 独倚扃:独自依靠在门窗旁。 9. 徒系车傍淹白昼:白白地在车上度过白昼,这里指被闲置。 10. 得离韝上必青冥:离开束缚后必定会翱翔于青天之上。 11. 牛间气:这里是谦虚的说法,表示张方平自认为才疏学浅。 12. 试掘丰城必有灵:借用钟子期发掘周郎的故事,表示有才的人终究会被发现。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忧国忧民情怀的诗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命运的关切之情。开篇引用贾生(即贾谊)的典故,暗示自己怀才不遇,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接下来描述了秋天的景象,借以表达时光荏苒、白发苍苍的老母依然独自倚门守望的情景,流露出深深的亲情和责任感。第三联借“徒系车傍淹白昼”表达了对在闲散职位中虚度时光的无奈;而“得离韝上必青冥”则意味着希望自己能够大展宏图,为国效力。最后两句则是借用雷焕发掘丰城的宝剑这一传说,表示如果朝廷不相信自己的才能,那么不妨一试,相信自己的能力一定会像雷焕发掘宝剑一样,让世人信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上三司蔡内阁》是一首宋诗,作者为张方平。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具体年份不详。在创作这首诗时,张方平正值壮年,官职为翰林学士。他因才华横溢而受到皇帝的赏识,被任命为三司使,负责国家的财政事务。 当时,北宋正处于繁荣昌盛的时期,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富裕。然而,随着国家的富强,一些官僚开始贪污腐败,滥用职权。张方平对此深感忧虑,于是写下这首诗歌,以此表达自己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之情。 在诗中,张方平表达了对朝廷重用贤能、惩治腐败的期望,希望皇帝能够选拔忠良之士,整顿吏治,使国家更加繁荣昌盛。这首诗虽然篇幅不长,但寓意深远,展现了张方平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担当。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