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宗皇帝挽辞五首 其二
经纶成盛业,震耀烜威神。
粹气同干健,含生自化醇。
无文皆受职,重译竞来宾。
东观成书日,方知百度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经过梳理整合成就伟业,彰显震撼非凡的神圣光芒。
纯净的气息如同树干一样刚健,孕育着生命的自然和醇厚。
没有文字的地方都能接受到智慧,不断有新的翻译和交流成为座上宾。
在东观书写著述的日子,才能真正领悟到百事全新的奥义。
去完善
释义
经纶:处理国家政务。经纶作为名词指代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事务。
盛业:盛大辉煌的事业。这里指的是神宗皇帝的政绩。
震耀:强烈的闪耀,形容事物的影响力巨大。
烜威神:显赫的威严。
粹气:纯真的气质或风气。
干健:刚健有力,具有活力的气象。
含生:万物,指一切生物。
自化醇:自然和谐,如同美酒般醇厚。
无文皆受职:意思是无论文字差异如何,都能被接受并委以职务。这里的“无文”意指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的语言文字。
重译:古代指通过两种语言翻译来进行沟通的情况,一般用于描述外国使者来访时的场景。
方知:才了解。
百度新:形容各种事务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颂了神宗皇帝的文治武功,表现出他执政期间的繁荣昌盛。诗人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经纶成盛业”、“震耀烜威神”,展示了神宗皇帝治国之才;通过“粹气同干健”、“含生自化醇”展现出他的仁厚品质,让人民安居乐业。此外,“无文皆受职”描绘出各民族的团结和谐,四方来朝的景象;而“东观成书日,方知百度新”则表现了神宗皇帝的博学多识,为新政注入了活力。全诗饱含深情,展现了诗人对神宗皇帝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神宗皇帝挽辞五首 其二》是北宋时期著名文人张方平为悼念神宗皇帝而创作的五首挽辞中的一首。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085年左右,正值北宋中期。在这个时期,政治斗争激烈,社会矛盾突出,尤其是王安石变法引发了新旧党争,对北宋朝政产生了深远影响。
张方平作为当时的一位有识之士,他的人生经历丰富,历任多个重要职务,如翰林学士、御史大夫等。他在政治上主张“清静无为”,重视民生问题,曾多次上疏陈述自己的政治见解。尽管他的观点并未被朝廷完全采纳,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为民请命,深得百姓爱戴。
在这一时期的背景下,神宗皇帝的去世无疑给北宋朝政带来了巨大震动。张方平以诗抒发内心的悲痛和对皇帝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在他的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忠诚于国家和民族的文人志士形象,以及他对于时局的关注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