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堂书怀呈郭诚思
晓驾白龙车,氤氲入紫霞。
翠微云外路,碧落月中家。
驶过刚风骑,闲如迥汉查。
幽窗一欹枕,世虑自空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驾驭着白色的龙马,进入了紫色的霞光中。
在青山之外的道路上,那里是我在月亮上的家园。
驾驶着狂风,悠闲地像是在遥远的银河间游荡。
在幽静的窗户下,我依靠着枕头,世俗的烦恼都变得像是空中的花朵一样虚无。
去完善
释义
1. 庵堂:指佛教的寺庙。这里可能是指诗人所在地的寺庙。
2. 白龙车:传说中神仙乘坐的车子,这里用来形容清晨清新的气氛。
3. 氤氲:形容烟雾弥漫的样子。
4. 紫霞:紫色的云霞,古人常用来象征仙境。
5. 翠微:指青翠的山峦或山林。
6. 云外路:云端之外的路,形容路途遥远。
7. 碧落:指天空,古人认为天是青色(即“碧”色)的。
8. 月中家:月亮中的家庭,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在月色下心中的家园。
9. 刚风骑:指骑着快马飞驰。
10. 迥汉:遥远的银河,这里用来形容距离之远。
11. 幽窗:指幽静的窗户。
12. 欹枕:斜靠在枕头上,形容悠闲的状态。
13. 空花:空中飘散的花朵,比喻虚幻的事物。这里可能是指诗人放下尘世纷扰后的心境。
去完善
赏析
《庵堂书怀呈郭诚思》是一首描绘诗人进入宁静自然的心境的诗。开篇两句“晓驾白龙车,氤氲入紫霞”描述了诗人在清晨驾驭着白龙车,步入云雾缭绕的仙境的景象,传达出诗人超脱凡尘的决心。接下来的四句则细致地描绘了诗人眼中的景色:翠微岭间的道路延伸至远方,明月照耀下的天空犹如人间仙境。此外,诗人以“刚风骑”和“迥汉查”来形容自己闲适的生活,展现了一种与世无争的心态。最后两句“幽窗一欹枕,世虑自空花”传达了诗人独自在幽静的窗前倚靠,心中的世俗忧虑逐渐消散的过程,体现出诗人追求内心平静的精神境界。全诗描绘了诗人从尘世到仙境的心路历程,展现了诗人热爱自然、向往安宁生活的理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庵堂书怀呈郭诚思》是宋代诗人张方平的一首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068年,当时正值北宋神宗年间。在这个时期,宋神宗在位期间大力推行新法,以期改革政治、经济及军事体系,使国家更加强大。然而,这一时期的朝廷内部矛盾重重,新旧势力之间斗争激烈。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张方平已是年逾花甲的老人,他曾任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后因直言不讳而遭到贬谪,在地方任官多年。在这段时间里,张方平亲身体验了民生疾苦,对国家的治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因此,他在诗中表达了对于朝廷政治的忧虑,以及对百姓福祉的关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