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松江曹生学舍

标题包含
题松江曹生学舍
江边无限地,君舍劣容蜗。 争鼓田家社,疎钟野寺斋。 执经多卉服,牵葑待荆钗。 秋雨鲈鱼美,时应钓藓崖。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方平(1007年-1091年),字安道,号乐全居士,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 张方平在宋仁宗时期进入官场,历任地方官和中央官员。他在地方任职期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广袤的江岸边,您的小屋只容得下蜗牛般的大小。 田间的农民正在为了丰收而欢庆,而野外寺庙里的钟声则是为了祈求和平与安宁。 他们身着各色服装,手持各种竹简经文,共同研究学问。 碧绿的稻田之间,交织着黄色的菜花和蔓菁。 秋雨中,新鲜的鲈鱼味道鲜美无比,此时正是去江边垂钓的好时机。
去完善
释义
1. 松江:地名,位于今中国上海市。 2. 曹生:指姓曹的学生。 3. 学舍:学校宿舍,这里指的是学生住所。 4. 争鼓:争相击打。 5. 田家社:农村举行的祭祀活动。 6. 疎钟:稀疏的钟声。 7. 野寺:乡间寺庙。 8. 斋:僧尼吃斋饭。 9. 执经:拿着经书。 10. 卉服:粗布衣服,代指农民。 11. 牵葑:一种水草,此处寓意生活艰辛。 12. 荆钗:荆条做的发钗,比喻朴素的生活。 13. 鲈鱼:江南地区的一种鱼类,味道鲜美。 14. 藓崖:长满苔藓的山崖。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曹生学舍的周边环境与情景。首句“江边无限地,君舍劣容蜗”,表明曹生的学舍位于江边,环境开阔;次句用“蜗”来形容其简陋。接下来两句“争鼓田家社,疎钟野寺斋”描绘出田野、寺庙之间的氛围,使画面更加丰富。而“执经多卉服,牵葑待荆钗”则展示了学者们的形象,他们穿着朴素的衣服,认真研读经典著作。最后两句“秋雨鲈鱼美,时应钓藓崖”则描绘了乡间的丰收场景,人们享受着鲈鱼的美味,这正是秋天的美好时光。整首诗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透露出了他对学子们的关怀和鼓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松江曹生学舍》是宋代诗人张方平的作品,创作于宋仁宗时期。当时正值宋朝国势日益上升,文化繁荣的时期。然而随着科举制度的日趋完善,士人之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 诗的作者张方平是这一时期的文人士大夫,他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学素养揭示了这一现象。作为一位历经风霜的老臣,他深谙世道人心,对青年才俊寄予厚望。因此,他在诗句中以勉励的口吻,鼓励曹生努力求学,传承孔孟之道,弘扬斯文之统,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