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南原观田

标题包含
南原观田
日长春事动,田野膏脉轻。 草青布谷过,桑绿新蚕生。 雨足有酒色,社近闻鼓声。 牛羊暮归饱,舍中灯火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方平(1007年-1091年),字安道,号乐全居士,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 张方平在宋仁宗时期进入官场,历任地方官和中央官员。他在地方任职期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春日漫长,万物生长。田野里的土地逐渐肥沃,绿意盎然。草地青青,布谷鸟飞过;桑叶碧绿,新养的蚕儿茁壮成长。雨水充足,仿佛酿出了醇厚的酒香;春天将近,祭祀活动又热闹起来,不时传来阵阵鼓声。傍晚时分,牧童们赶着吃饱了的牛羊归来,农舍里灯火通明。
去完善
释义
《南原观田》是一首描绘农村田园风光和农事活动的诗歌。以下是对其中词语的注释: 1. 南原:南方的原野或农田地区。 2. 春事:春天的农事活动。 3. 膏脉:肥沃的土地,这里指田野土壤肥沃。 4. 布谷:即杜鹃鸟,每年春季播迁时发出叫声,催促农民及时播种。 5. 新蚕生:指春天开始养蚕。 6. 雨足:充足的雨水。 7. 酒色:雨水充足使谷物饱满,呈现出酒的颜色。 8. 社:古代农村社会的一种组织形式,设立土地神祠,每年的特定日期举行祭祀活动。 9. 鼓声:在社祭活动时击鼓奏乐的场面。 10. 牛羊暮归饱:傍晚时分,放牧的牛羊吃饱了回家。 11. 舍中:农户家中。 12. 灯火明:晚上点灯照亮房间的景象。
去完善
赏析
《南原观田》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农田景象和农民的生活情景。前两句“日长春事动,田野膏脉轻”点明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田野的肥沃美丽。接下来四句,分别描写了草青、布谷鸟飞过,桑树发芽,新蚕出生,以及春雨充足和祭土地神的临近。最后两句则描绘了傍晚时牛羊吃饱了回家,农户家中明亮的灯火,展现了农民劳作后的满足与安宁。整首诗用词简练,却生动形象地呈现了一幅田园风光图,体现出诗人深厚的农耕文化底蕴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南原观田》是北宋著名文人张方平所作的一首描绘田园风光的诗。这首诗创作于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年),正值张方平担任河南郡守时期。在这段时间里,他深感农民辛勤耕作的不易,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歌来赞美田间劳作的场景,以表达对农民的同情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由于封建制度的压迫和战争的影响,许多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张方平作为地方官吏,亲眼目睹了这一现实,因此他的诗作也反映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在这首诗中,他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田间劳作的景象,表达了农民为生活奔波劳碌的艰辛,以及对丰收的期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