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吴春卿赴都

标题包含
送吴春卿赴都
法座临轩策俊髦,同君陛见预旌招。 疲驽十驾始千里,孤鹗一飞先九霄。 兰棹秋风行逦迤,觚棱旭日势岧峣。 石渠为谢诸时彦,行迈同趋便殿朝。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方平(1007年-1091年),字安道,号乐全居士,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 张方平在宋仁宗时期进入官场,历任地方官和中央官员。他在地方任职期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大殿上你的智慧光芒四射, 君王在旁看见的是你光辉的英容。 笨拙的马儿在前进中也能行至千里, 孤独的鹰隼飞行在天际,先至九霄之中。 荡漾的船儿在秋风里徐徐前行, 旭日在屋顶上闪耀着耀眼的光芒。 宫殿里的诸位人才们为你道谢, 你们一同前往皇帝的宫殿朝见君主。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吴春卿:即吴育,字春卿,福建沙县人,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进士,历任太子中舍、监察御史、尚书吏部郎、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等职。 2. 法座:佛教指佛法所在之地。这里借指朝廷。 3. 轩:古代一种有围棚或帷幕的车子。这里代指皇帝车驾。 4. 策俊髦:选拔杰出人才。 5. 同君陛见预旌招:与君一起受到皇帝的召见。 6. 疲驽十驾始千里:比喻才能平庸的人经过努力也能取得成功。 7. 孤鹗一飞先九霄:形容杰出的人才出类拔萃。 8. 兰棹秋风行逦迤:比喻在美好的时光中漫游。 9. 觚棱旭日势岧峣:形容早晨太阳照耀下的皇宫建筑。 10. 石渠:汉代宫殿名,此处泛指宫中藏书处。 11. 诸时彦:指众多当时的贤能之士。 12. 行迈同趋便殿朝:大家一起走向皇帝居住的便殿。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送别场景的诗歌,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朋友离别时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诗中的“法座临轩策俊髦,同君陛见预旌招”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一起参与朝廷选拔人才的情景,表达了他们对功名的追求和对国家大事的关注。接下来的诗句“疲驽十驾始千里,孤鹗一飞先九霄”则用形象的比喻来形容朋友才华横溢,前程似锦。“兰棹秋风行逦迤,觚棱旭日势岧峣”则描绘了离别的画面,既有淡淡的忧伤,也有对未来的期待。最后两句“石渠为谢诸时彦,行迈同趋便殿朝”则表达了对朋友前途的祝愿,希望他们能在朝廷有所作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吴春卿赴都》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张方平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创作于宋仁宗天圣年间(1023年-1032年),时值张方平在翰林院任职。在这段时间里,张方平才华横溢,受到朝廷的重视,然而官场斗争激烈,他也曾遭遇挫折。 在当时,北宋朝廷正值改革派与保守派政治势力角力的阶段。一方面,宋仁宗试图通过政治改革来稳固国家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强大的官僚贵族势力依然对皇权构成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下,张方平作为一位有远见和责任感的士人,既积极参与政治事务,又关注民间疾苦,展现出较高的政治智慧和家国情怀。 在送别友人吴春卿赴任之际,张方平写下了这首饱含深情的诗歌,以表达对友人的关爱和支持。诗中描绘了离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同时也寓含着对友人在政治舞台上有所作为的期待。在这首诗歌的背后,我们看到了一个关心国家命运、关注民生的士人形象,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历史氛围。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