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听弹五弦琴
古风久已坏,今夕闻遗声。
恍若忘身世,怡然通性情。
缅怀有虞氏,旷想三代英。
此时知此意,青天秋月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古风早已逝去,今晚却听到古人的声音。
仿佛忘记了世俗的烦恼,心灵得到愉悦和满足。
怀念着那位伟大的舜帝,遥想着古代的英雄豪杰。
此刻能领悟到这种情感,正如同青天上的明月与明亮的秋天月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秋夕:秋天的晚上。
2. 五弦琴:古代乐器,形制与七弦琴类似,但少二弦。
3. 古风:古代的风俗、风尚,这里指代古雅的乐曲。
4. 遗声:失传的乐声,这里指张方平所听到的五弦琴的声音。
5. 有虞氏:远古部落名,首领舜又称虞舜。这里泛指古代的圣贤君主。
6. 三代英:夏商周时期的英雄人物。
7. 青天:蓝天。
去完善
赏析
《秋夕听弹五弦琴》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秋天的夜晚,倾听着五弦琴的声音,感受到了一种远离世俗纷扰、回归自然的心境。诗人通过聆听古琴之声,仿佛回到了远古的虞舜时代,那个淳朴美好的时代。他感叹古人对于音乐的追求和热爱,同时也认识到这种音乐的魔力——它能让人们暂时忘记尘世的烦恼,回归内心的宁静与和谐。在诗歌的最后,诗人以“青天秋月明”收尾,营造出一种宁静、美好的意境,令人陶醉其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夕听弹五弦琴》是北宋著名文人张方平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60年至1127年间的北宋时期,正值中国历史上的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的高峰。诗人通过优美的诗句描绘了在寂静的秋日夜晚,聆听五弦琴的美妙琴音的场景,表达了其对音乐艺术和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在这个时期,张方平本人也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吏,又做过中央政府的官员,因具有出色的政治才干和儒雅的风度,受到皇帝的重用。他的诗歌才情横溢,时人称赞其“词藻雄丽,才思敏赡”。然而,在与世无争的生活中,他并不追求名利,而是以修养心性、品味人生为乐。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