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相赠侍中广平公挽辞三首 其一
风采来尘外,才名入洛初。
清言还正始,雅度合冲虚。
玉气千寻直,金精百炼余。
雍容到岩庙,一世共华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风度翩翩,来自尘世之外;才华横溢,闻名洛阳之初。
清澈的言辞传承着正始之风,高雅的气度融合了冲虚之道。
就像那高达千寻的玉气,历经百炼的金精。
端庄大方地走进庙堂,整个时代共享华胥之美。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
1.广平公:此处指吕蒙正,宋初名臣。
2.清言还正始:“清言”指的是清晰的言辞或高雅的言论;“正始”通常指国家的政治清明时期。
3.雅度合冲虚:“雅度”是指高尚的品质或风度;“冲虚”则指的是一种超脱尘世、清静无为的精神风貌。
4.玉气千寻直:意指吕蒙正气节高洁、正直清廉。
5.金精百炼余:喻指吕蒙正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炼,最终成为一位优秀的政治家。
6.雍容到岩庙:指吕蒙正在朝廷任职时从容不迫,表现出沉稳的气质。
7.一世共华胥:意指吕蒙正的一生充满了和谐与美好。
去完善
赏析
《故相赠侍中广平公挽辞三首 其一》这首诗词是张方平为悼念广平公所作的挽辞。诗中描绘了广平公的风采、才情和风度。"风采来尘外,才名入洛初"描述了他卓尔不群的风度和超群的才华;"清言还正始,雅度合冲虚"赞颂了他清雅的言论和谦恭的气质;"玉气千寻直,金精百炼余"则形象地刻画了他的品质坚贞和高尚人格。最后两句"雍容到岩庙,一世共华胥"赞美他从容镇定的处事态度以及为国家百姓尽心尽力的高尚品质。整首诗以精炼的语言展现了广平公的伟大形象,抒发了作者对他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故相赠侍中广平公挽辞三首 其一》是宋代诗人张方平创作的一首悼亡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049年,当时张方平担任吏部尚书,正在为朝廷选拔人才。在这段时间里,他经历了许多人生的起起落落,深知世事无常,生命可贵。
在北宋时期,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民间疾苦重重。皇帝重用王安石进行变法,企图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但改革过程中却出现了许多问题和弊端,导致朝野上下人心惶惶。然而,作为一代名臣的张方平,却始终坚守着为民谋福祉的坚定信念,为国家的前途命运忧心忡忡。
这首悼亡诗,正是张方平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通过对故相赠侍中广平公的哀悼,表达了自己对生死命运的深刻感悟和对国家民族的忧虑之情。通过这首诗,我们看到了一位忠诚正直、忧国忧民的士大夫形象,也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沧桑巨变和历史风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