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北山云是隗嚣宫登城楼下瞰偶题
宛下君臣实儿戏,昆阳胜败非人力。
刘秀其来异独夫,隗嚣何事为西伯。
送质已是不能强,保险明知本无策。
惟其得士似田横,后世英雄共嗟惜。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宛城下的君臣们实际上就像在玩过家家游戏,昆阳之战的胜利与失败并非仅靠人力就能决定。 刘秀这个人确实与众不同,但隗嚣为何能成为西方之主呢? 把子婴送去做人质已经无法挽回局面,坚守险要之地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策略。 只因他们收拢人才就像是田地里的庄稼,以至于让后来的英雄们都共同惋惜。
去完善
释义
宛:即宛县,位于今河南省南阳市一带。
昆阳:在今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西汉时期此地发生著名的昆阳之战,光武帝刘秀击败王莽大军,成为他起兵的转折点。
刘秀:东汉开国皇帝,字文叔,南阳郡宛县人。
隗嚣:字季孟,甘肃天水人,西汉末年割据陇右一带的军阀,后被刘秀击败。
田横:秦末齐国人,原齐国贵族,曾在岛上建立国家对抗刘邦,最终因汉朝招降而自杀。
去完善
赏析
本诗以历史事件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张方平独特的历史视角和深入的思考。首联通过昆阳之战的描述,指出了西汉末年皇帝的无能;颔联则是对刘秀与隗嚣的评价,表现出了两位英雄的个性和命运;颈联进一步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局势,揭示出汉光武帝刘秀的强大并非来自个人之力,而隗嚣在西岐也不能算真正的霸主;尾联则以田横的英勇善战,感叹这两位英雄的忠诚与勇猛,引起后人的敬仰。全诗一气呵成,词句犀利,充分展示出诗人卓越的历史分析能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秦州北山云是隗嚣宫登城楼下瞰偶题》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张方平之手。据历史记载,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公元985年前后。这一时期,正是北宋初年,政治相对稳定,经济逐渐繁荣的时期。
张方平在当时颇有声望,历任地方官职,深谙民间疾苦。在秦州任职期间,他关心民生,体察民情,对当地的风土人情有着深刻的了解。在这首诗中,他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秦州北山的风光,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
从诗题中可以看出,诗中的“隗嚣宫”指的是东汉末年割据一方的军阀隗嚣所建的宫殿。这首诗以俯瞰的角度展现了秦州北山的景色,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于历史的思考。在这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的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感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