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杜山人

标题包含
送杜山人
到不说来处,去安知所之。 野云同自在,溪鸟与谁期。 虎伴闲行远,猿惊住啸迟。 相逢聊一醉,重见又何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方平(1007年-1091年),字安道,号乐全居士,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 张方平在宋仁宗时期进入官场,历任地方官和中央官员。他在地方任职期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还未提及来自何方,去往哪里尚不可知。 闲云一片悠然自得,小溪边的鸟儿和谁相约。 老虎陪伴着悠哉地行走远方,山间的猿猴被突然的声音吓得止步不前。 偶然相逢畅饮一场,下一次相见又是何时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送杜山人:指送别友人杜山人。 2. 不说来处:不告诉出处或来历。 3. 安知所之:不知道将要到哪里去。 4. 野云:山野间的白云,形容闲适自由的生活。 5. 溪鸟:溪流边的鸟类。 6. 谁期:期待谁。 7. 虎伴闲行远:与老虎为伴,悠闲地行走远方。 8. 猿惊住啸迟:被猿猴的叫声吸引,停止呼喊稍作停留。 9. 相逢聊一醉:偶然相遇,姑且痛饮一场。 10. 重见又何时:再次相见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友人别离的场景,诗人以问答的形式开篇,表达了友人的行踪不定和行踪的隐秘。接下来通过写“野云”、“溪鸟”的形象,进一步表现出了朋友漂泊无定的境地。 颔联写到“虎伴闲行远,猿惊住啸迟”,这是诗人对友人出行的想象和祝愿,既体现了作者内心的忧虑,也展现了其豪爽情怀。在尾联中,诗人设问相逢之日与重逢之时,透露出深深的惜别之情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语言朴实,意象丰富,富有深厚的情感内涵,体现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杜山人》这首诗,出自于北宋文学家张方平之手。诗作于宋仁宗时期(960-1063年)。在这个时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繁荣,涌现出了一大批文人墨客,如范仲淹、欧阳修、苏轼等。 张方平,字安道,号乐全居士,河南洛阳人,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博学多才,通晓经史,曾任国子监祭酒、翰林侍读学士等职。在北宋仁宗时期,他目睹了官场腐败、民生疾苦,因此在诗文中表达了自己的忧虑和感慨。 在这首《送杜山人》中,张方平以“高人独步青云端”来形容杜山人超尘脱俗的品质,同时又表达了对其远离尘世纷扰的追求的敬意。这既是对友人的赞美,也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批判。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