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故端明殿学士工部尚书致仕清源王公挽辞二首 其一

标题包含
故端明殿学士工部尚书致仕清源王公挽辞二首 其一
台阁留风论,蕃垣著治功。 时皆推旧德,心自信孤忠。 骥骋常疲险,鹏抟不遇风。 晚年探妙理,顿看世缘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方平(1007年-1091年),字安道,号乐全居士,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 张方平在宋仁宗时期进入官场,历任地方官和中央官员。他在地方任职期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留存朝廷的理论,展现治理的功劳。 大家推举过去的德行,内心深信自己的忠诚。 良马在险峻处疲惫,大鹏遇见风才能高飞。 晚年探索真理,突然看到世事如梦一场。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台阁:这里指朝廷。 2. 蕃垣:边防。 3. 心自信孤忠:“自信”表示坚定地相信;“孤忠”指忠诚无二的心。 4. 骥骋:比喻杰出的人物。 5. 鹏抟:出自《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展翅高飞的故事,形容奋发向上的人。 6. 晚年探妙理:指老年时期追求深刻的道理或境界。 7. 顿看世缘空:瞬间领悟世间万物皆为因缘聚合,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王公一生功绩的赞美和对他晚年超脱世俗的追求进行描绘,体现了诗人张方平对于这位故人的深厚情感与敬意。首联“台阁留风论,蕃垣著治功”概述了王公在朝廷中的影响和他治理边关的功绩,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颔联“时皆推旧德,心自信孤忠”则进一步突出了他的德行和高尚情操。颈联“骥骋常疲险,鹏抟不遇风”以千里马和鹏鸟的形象比喻王公在官场生涯中的辛劳与怀才不遇,反映了诗人对他的同情和理解。而尾联“晚年探妙理,顿看世缘空”则揭示了他晚年的心态转变,在对人生真谛的探索中达到心灵的解脱。整首诗格调深沉,意境开阔,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和对故友的深深怀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故端明殿学士工部尚书致仕清源王公挽辞二首 其一》是宋代著名文人张方平为悼念已故官员王公所创作的悼亡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049年,当时正值北宋中期,国家政治相对稳定,文化繁荣。 在这一年里,张方平的人生经历丰富。他因才学出众而受到朝廷的重视,被任命为翰林侍读学士,这是皇帝身边的重要文臣职位。然而,他也面临了家庭和社会的压力,因为当时的士大夫阶层对于个人名誉和家族地位非常看重。张方平的家族世代为官,他自己也是进士出身,因此在这个时期,他必须承担起家族的重任,为国家尽心尽力。 在同一时期,北宋的社会背景下,科举制度逐渐完善,选拔了大量的人才充实到各级官府中,使得国家政治得以稳定发展。同时,儒家思想在当时占据了主导地位,士大夫们崇尚忠诚、廉洁和孝道等品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张方平的思想观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