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代渊

标题包含
寄代渊
尘走我何劳,岩栖君愈高。 林斋且吟啸,世路尽风涛。 小桂闲招隐,西岷续返骚。 气机冲不露,承弁纵双毛。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方平(1007年-1091年),字安道,号乐全居士,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 张方平在宋仁宗时期进入官场,历任地方官和中央官员。他在地方任职期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尘世的纷扰与我无关,隐居在山林中的你更加超脱。 在林间的斋室里尽情吟咏高歌,世间的道路充满了风波。 小桂树下闲适地过着隐逸生活,在西岷继续撰写着《离骚》的后篇。 内在的激情不轻易显露,顶着华发的头颅纵情欢笑。
去完善
释义
尘走:指仕途奔波劳碌。 我何劳:表达自己忙碌的状态。 岩栖:在山野隐居。 君愈高:表达对方(代渊)的品格高尚。 林斋:指山林中的房屋或斋舍。 且:暂且,暂时。 吟啸:吟咏歌唱。 世路:指世俗的道路,也指人生道路。 尽风涛:充满风浪,比喻人生道路的艰难。 小桂:指南岳衡山。 闲招隐:悠闲地过着隐居的生活。 西岷:指岷山,位于四川西北部,海拔5588米。 续返骚:继续追求心中的理想与情操。 气机:气运生机。 冲不露:形容才情内敛,不轻易显露。 承弁:指继承学业。 纵双毛:放纵自己的毛发,表示尽情享受山水田园生活。
去完善
赏析
《寄代渊》是一首描绘诗人与朋友之间情感和志趣的诗歌。诗中的“尘走”和“岩栖”分别表达了诗人与朋友的不同生活态度:诗人自己虽身陷尘世纷扰,但心中却向往着朋友那种超然物外的隐逸生活。而“林斋且吟啸,世路尽风涛”则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对世事沧桑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接下来,“小桂闲招隐,西岷续返骚”两句,以“小桂”和“西岷”两地指代诗人和友人各自的居所,暗示两人虽然相隔遥远,但心灵相通,共同寄托着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气机冲不露,承弁纵双毛”则以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间默契深厚的友谊,以及他们对世间纷扰的超然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代渊》是宋代诗人张方平的一首名篇。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60-1279年的宋辽金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繁荣,文人墨客们创作了大量的诗词作品。 在张方平的青年时期,他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充满信心。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发现现实世界并非如理想中的那样美好。当时,朝廷内部腐败严重,官场黑暗,社会矛盾激化,民不聊生。这些现象让他深感忧虑,也激发了他以诗歌抒发情感、针砭时弊的创作欲望。 张方平身处的社会环境与他的遭遇息息相关。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虽然才华横溢,却未能获得一官半职。这使得他对当时的科举制度和官僚体制产生了深刻的质疑。因此,在他的诗歌中,时常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渴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