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乐全堂

标题包含
题乐全堂
乐全得意自庄书,静阅流光乐有余。 四句幻泡明般若,一篇力命信冲虚。 心闲自觉浮云薄,才拙诚知与世疎。 只此空名漫儿戏,何王城阙不丘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方平(1007年-1091年),字安道,号乐全居士,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 张方平在宋仁宗时期进入官场,历任地方官和中央官员。他在地方任职期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乐于阅读庄子的著作,静静地感受时间的流逝却乐趣无穷。通过四句诗看清了人生的虚幻,明白了智慧的重要;一篇文章则表达出对命运坚定的信念和内心的豁达。心境悠闲便觉得世间纷繁如浮云轻薄;才能平庸自然明白自己与世界的疏离。然而这不过是一场空虚的名利游戏,哪座城市的城墙不会沦为废墟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如下: 1. 乐全得意自庄书:形容在庄子书中领悟到人生的快乐和完美。乐全,指庄子;得意,指领会旨趣;庄书,指《庄子》一书。 2. 静阅流光乐有余:表示通过阅读庄子著作,感悟时光流转,心灵得到愉悦和满足。 3. 四句幻泡明般若:意指四句诗歌揭示了人生的虚幻和真理。般若,佛教术语,指的是通达世间的智慧。 4. 一篇力命信冲虚:描述了诗歌的力量能够使人们在命运面前保持淡泊的心态。力命,指改变命运的信念和力量;冲虚,道家哲学观念,强调超脱世俗纷扰,回归自然本源。 5. 心闲自觉浮云薄:表示心情宁静时感觉生活中的烦恼都变淡了。 6. 才拙诚知与世踈:承认自己的才能不足,但坚信自己能够过上与世无争的生活。 7. 只此空名漫儿戏:感叹人生不过是一场虚无的空名,如同儿童游戏一般。 8. 何王城阙不丘墟:表示历史上的王侯宫殿最终都会化为废墟。
去完善
赏析
《题乐全堂》是宋代诗人张方平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乐全堂的悠然自得的心境。首联“乐全得意自庄书,静阅流光乐有余”中,诗人以庄子自比,展现出自己在时光流逝中的从容与快乐。颔联“四句幻泡明般若,一篇力命信冲虚”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豁达与超脱,认为一切都是虚幻的,唯有内心的宁静才是真正的力量。颈联“心闲自觉浮云薄,才拙诚知与世疎”展现了诗人悠闲的心境以及与世无争的态度。尾联“只此空名漫儿戏,何王城阙不丘墟”则暗示了人生短暂,名利皆是虚无,唯有内心的恬淡与宁静才是永恒的。整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在乐全堂中对人生的独特理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乐全堂》这首诗,出自于北宋文学家张方平之手。诗作于宋仁宗时期(960-1063年)。在这个时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艺术繁荣,涌现出了一大批文人墨客,如范仲淹、欧阳修、苏轼等。 张方平,字安道,号乐全居士,河南商丘人。他一生经历了官场的起起落落,历任太宗、真宗、仁宗三朝的侍郎、太尉、尚书等职,政治生涯颇为显赫。然而,尽管他的仕途坎坷,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的人生态度。这种人生态度在他的诗文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乐全堂”这个名字便是取自于他的号,寓意着他在人生的起伏中追求快乐和完整的境地。 在诗中,张方平通过描绘乐全堂的美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他以宁静致远的胸怀,抒发了自己身处繁杂世界仍能坚守信念的品质。整首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充满了哲理韵味和人文情怀,堪称北宋时期的佳作。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