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马武

标题包含
送马武
才命相憎不相并,古来达者齐其中。 此君寂寞年虽暮,灵府峥嵘事甚雄。 鞲上鹰饥思掠草,车傍骥老尚追风。 丈夫掩棺始为了,是故南阳晚立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方平(1007年-1091年),字安道,号乐全居士,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 张方平在宋仁宗时期进入官场,历任地方官和中央官员。他在地方任职期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你的命运或许与其他人有些许不同,但古往今来,有智慧的人都能够包容和理解。尽管岁月已经匆匆流逝,你却仍然拥有充满活力的灵魂。 就像马和鹰一样,即使衰老了,依然不忘自己曾经的壮志雄心,保持着对生活的高度热情。而真正的男人,总是在最后一刻为自己的事业尽忠,这就是为何一些伟大的成就往往诞生于人生的晚年。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才命相憎不相并:指才华和命运相互矛盾。 2. 古来达者齐其中:古代通达的人都能在其中得到平衡。 3. 此君寂寞年虽暮:这位朋友虽然年纪大了,但依然孤独。 4. 灵府峥嵘事甚雄:精神世界丰富,有许多伟大的事业。 5. 鞲上鹰饥思掠草:比喻有才华之人渴望施展才能。 6. 车傍骥老尚追风:年老的车旁马依然能追风,寓意老当益壮。 7. 丈夫掩棺始为了:男子应当将棺木掩盖,意味着建功立业的决心。 8. 是故南阳晚立功:南阳是东汉时期的将领邓禹的封地,他曾大器晚成,最后立下赫赫战功。这里借用邓禹的例子,鼓励马武在晚年也能建功立业。
去完善
赏析
《送马武》是一首描述人物性格与抱负的诗歌。诗人通过对马武的描绘,传达出坚守信念、矢志不渝的品质。诗中以“才命相憎不相并”开篇,暗示了马武的才情与命运并不和谐,但他却能以通达的态度去接受这种现实。接着诗人通过“此君寂寞年虽暮,灵府峥嵘事甚雄”赞美了马武虽然年纪已大,但内心却充满了壮志豪情。接下来的两句“韝上鹰饥思掠草,车傍骥老尚追风”形象地刻画了马武的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即使饥饿的老鹰仍然渴望掠食,老去的车旁马依然能够追逐疾风。最后两句“丈夫掩棺始为了,是故南阳晚立功”表达出马武虽然生命即将结束,但也能在晚年为国家和人民立下赫赫战功。整首诗语言朴实而感情浓烈,让人感受到马武坚定的信念和无尽的激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马武》是宋代文学家张方平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公元1045年,当时张方平已步入晚年,政治生涯较为平静,开始更专注于诗文的创作。在这一年,他的好友马武即将离开家乡,远赴边疆从军,临别之际,张方平满怀惜别之情,为马武挥毫赋诗,以示关爱和期待。 在这个时期,北宋王朝逐渐强盛,国家疆土得到巩固,人民生活相对安定。因此,张方平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马武的期望,希望他在保卫国家的征程上英勇善战、建功立业,为家乡父老争光。同时,诗人也提醒马武要时刻保持警惕,勇担重任,为国家安宁和民族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