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复用前韵示内

标题包含
复用前韵示内
尝闻藁砧词,破镜喻月半。 为期望夫还,頋影兴妇叹。 乃知同室处,一笑日可玩。 所悲孩抱中,聚沬何易散。 嘹然唯一雏,单栖若无伴。 抚枕中夜吁,不寐常达旦。 藜羮具一杯,日举天随案。 还胜在板屋,秪使心曲乱。 小鬟维槁项,聊可奉掷盥。 每观绩麻手,捷急真不缓。 娉婷或阶楇,今古同一贯。 颇知食薇清,凛凛可立懦。 仍甘作诗穷,乌银以喻炭。 行看春日暄,妇事勤茧馆。 所求亦不奢,勿遣儿号暖。 布衾幸无恙,不换角枕粲。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谢薖,字子发,号空同先生,南宋诗人。他的生平和事迹主要如下: 1. 早年经历:谢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其擅长诗词歌赋。 2. 科举及第:在南宋时...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曾听《藁砧词》, 比喻月半如破镜. 期盼丈夫归来, 顾影自怜感叹不已. 才知道共处一室, 一笑而过天天相娱. 可怜的是孩子怀抱中, 泡沫般的快乐难以散去. 孤零零一只小鸟, 独自栖息没有伴侣. 抚摸枕头中夜叹息, 常常通宵达旦难以入睡. 菜汤只有一杯, 日复一日品尝这天的伴随. 比起居住在板屋里, 这只是让人心绪凌乱. 小丫头有干燥的脖子, 勉强可以给我递水洗脸. 每次看到她麻利的手指, 真是快速不懈怠. 婷婷玉立的姿容, 古今一致不变. 知道采野菜的清心寡欲, 凛然能战胜软弱的人. 仍然愿意受诗的苦, 用乌鸦的银子来比喻炭火. 看着春天的日子变暖, 妇女们勤劳地纺织养蚕. 我追求的也不奢侈, 不要让孩子冷得哭喊. 布面的被子还好, 不需要换那华丽的枕头.
去完善
释义
《复用前韵示内》是宋代诗人谢薖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针对该诗词的注释: 1. 藁砧词:古代妇女思夫之词。"藁砧"在此代指丈夫。 2. 破镜喻月半:比喻夫妻关系如同半月时的月亮,即将团圆。 3. 頋影兴妇叹:顾影自怜,表达孤独的心情。 4. 同室处:同居一室,指与丈夫共处。 5. 一笑日可玩:每天都可以享受与丈夫的欢笑时光。 6. 孩抱中:孩子尚在襁褓之中。 7. 聚沬何易散:形容孩子就像泡沫一样难以抚养成人。 8. 嘹然唯一雏:指只有一个孩子。 9. 单栖若无伴:孩子独自居住似乎没有伴侣。 10. 中夜吁:深夜失眠时的叹息。 11. 不寐常达旦:常常整夜无法入睡。 12. 藜羮:野菜汤,表示生活贫困。 13. 天随案:指唐代诗人杜荀鹤的诗集《天随子》。 14. 板屋:贫苦人家居住的简陋房屋。 15. 小鬟维槁项:指婢女梳理头发。 16. 掷盥:洗手。 17. 绩麻手:指做针线活的手。 18. 娉婷:形容女子美丽轻盈的样子。 19. 阶跥:指女子按规矩行事。 20. 食薇清:吃野菜以显示清白。 21. 乌银以喻炭:将乌银比作炭火,寓意艰苦。 22. 春日暄:春天的温暖天气。 23. 茧馆:蚕茧厂。 24. 勿遣儿号暖:不要让孩子感到寒冷。 25. 布衾:棉被。 26. 无恙:平安无事。 27. 角枕粲:华丽的枕头。
去完善
赏析
本诗是谢薖写给妻子的一首诗,主题是关于两人之间的爱情和生活的感叹。首联通过比喻,将丈夫比作月亮的另一半,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深切思念。颔联则描绘了两人相处时的美好时光,相视而笑,共度良辰。颈联则描述了诗人为孩子的未来担忧的心情,感慨世事无常,无法轻易摆脱。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诗人在夜深人静时,因忧虑而无法入睡的情境。 接下来的几句则是诗人对自己生活的感慨,虽然生活简朴,却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小鬟维槁项,聊可奉掷盥”中的“小鬟”指的是侍女,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一个侍女帮忙照顾家庭,生活也算是过得去。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期许,希望春天来临时,妻子能够勤劳地从事蚕桑之事,并且不奢侈浪费,让孩子能够温暖过冬。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复用前韵示内》,是宋代诗人谢薖的作品。此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69年(南宋时期)。 在这一年间,诗人谢薖的生活并不平静。他曾因战乱而流离失所,后在亲友的协助下重建家园。这段时间内,他的生活压力巨大,但他仍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并在诗歌创作中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南宋正处于抗金战争的关键时期,国家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然而,文人墨客们却在这样的环境中努力传承文化,坚持个人理想,他们的作品充满了对人生、自然和道德的思考。谢薖正是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表达了对自己生活的感悟和对理想的坚守。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