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言事

标题包含
言事
读了南华枕曲肱,无端客梦冷偏增。 官将满去多逃吏,诗不吟来少寄僧。 乱叶打窗猫上案,斜阳过屋鼠窥灯。 孤山在望何时雪,问讯梅花策瘦藤。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徐集孙"的相关信息。可能您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这个人物在公开资料中的知名度不高。如果您能提供更多详细信息,我会尽力帮助您查找相关信息。
去完善

译文
悠闲地阅读南华,午睡时感觉寒冷而让人困扰。 官员都想要逃离职务,诗人也不喜欢写诗给僧人。 落叶敲打着窗户,猫跳到桌子上,夕阳照进房间,老鼠偷看灯光。 期待孤山上的雪何时会下,用瘦弱的藤杖敲开梅花的门。
去完善
释义
1. 南华:即《南华经》,亦称《庄子》,道家经典之一。 2. 枕曲肱:原指孔子弟子颜回的清贫生活,这里借指自己苦读圣贤书的生活状态。 3. 无端:无缘无故地,表示突然。 4. 客梦冷:梦中的感觉冷清,暗示现实生活的孤独和无助。 5. 满去:担任期满然后离去,这里指任期已满而离职。 6. 多逃吏:很多官员在任职期满前选择逃避职守,以免被追究责任。 7. 寄僧:与和尚交往,这里指诗人与朋友之间的往来。 8. 孤山:位于浙江杭州的一座著名山峰,以梅景著称。 9. 问讯:问候,打听消息。 10. 策瘦藤:拿着拐杖,形容诗人的年迈体衰。
去完善
赏析
《言事》是南宋诗人徐集孙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寒冷冬日里闲居孤独的心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首联写读庄子时的悠然自得和突如其来的梦境;颔联通过对比官场中的疏离与诗坛的冷清,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感慨;颈联描绘了寂静的夜晚,窗外飘落的树叶、爬上案子的猫以及斜阳下的老鼠都生动地体现了环境的清冷;尾联则以对孤山梅花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的渴望以及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情景交融,寓意深刻,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生活观察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言事》是南宋著名诗人徐集孙的一首描绘时事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174年至1189年间,这是南宋孝宗时期,正值金国南侵和秦桧的投降派掌权之时。 在这个特殊时期,徐集孙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的家乡在江西,因战乱而被迫背井离乡,流寓在湖南一带。这段经历使他对民间疾苦有了深刻的体会,也对时政产生了强烈的不满。 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思进取,对外软弱无能,对内苛捐杂税严重,民众生活困苦。在这种环境下,徐集孙作为一个关心国家命运的知识分子,无法沉默不语,因此写下了这首《言事》,以此表达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民众苦难的关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