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标题包含
莫道颜色如渥丹,莫道馨香过蕖兰。 东风吹绽还吹落,明日谁为今日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黄滔(840年-911年),字文江,号秋浦,唐朝末年进士,福建福州人。 黄滔出身贫寒,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善诗赋。唐懿宗咸通年间,他参加科举考试,中进士,但因家贫未能赴任。后来,他在江西庐山白...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别说这花朵的红润如朱砂,也别说它的香气胜过莲花。 春风吹开花朵,也会吹落它们,明天的花儿有谁还会像今天这样观赏呢?
去完善
释义
1. 渥丹:渥指浸湿或涂抹,丹指红色颜料;渥丹意指像涂抹了红色颜料一样鲜艳。这里形容花朵颜色的鲜艳程度。 2. 蕖兰:指荷花的香味,蕖是荷花的别称。这里以蕖兰比喻花朵的香气。 3. 东风:东方刮来的风。在中国文化中,东风往往代表春天,因为春天的温暖气流主要来自东方海洋。此处用“东风”暗示花期,即春暖花开的时候。
去完善
赏析
《花》这首诗通过描绘花的美丽和短暂,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诗句中的“渥丹”和“蕖兰”分别指红色的花朵和兰花,用来形容花的美丽和馨香。而“东风吹绽还吹落”则表现了花开花落的过程,以及生命的短暂。最后一句“明日谁为今日看”更是揭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无情的命运。整首诗以花的形象为载体,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花》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黄滔所作。此诗创作于唐朝后期,即公元9世纪末至10世纪初。在黄滔生活的时期,唐朝已经由盛转衰,社会矛盾激化,民生疾苦严重。尽管表面繁华依旧,但实际已是日薄西山,内忧外患并存。 作为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黄滔对国家的现状深感忧虑。他的一生充满艰辛,曾多次赴京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如愿及第。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读书写作,关注社会现实,用自己的笔为弱势群体发声。这首《花》诗,正是他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感慨之作。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黄滔通过描绘花的美好形象和短暂生命,来隐喻人生的短暂和无奈。诗人通过对花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感慨,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这首诗既表达了黄滔个人的人生体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