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怀
退耕逢歉岁,逐贡愧行朝。道在愁虽浅,吟劳鬓欲凋。
破村虹入井,孤馆客投魈。谁怕秋风起,听蝉度渭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遇上荒年需退耕,贡品不济愧朝廷。道路险阻忧愁小,辛苦作诗两鬓白。
破败村庄彩虹映水井,孤身旅馆鬼魅来相扰。任是秋风萧瑟起,侧耳聆听渭水旁秋蝉鸣。
去完善
释义
1. 退耕:指辞去官职,这里借指辞官回乡。
2. 逢歉岁:遭遇荒年。歉,庄稼收成不好。
3. 逐贡:指为求取功名而奔走。逐,追随; 贡,古代诸侯或属国把物品献给朝廷。
4. 愧行朝:出行时对朝廷有愧疚之感。
5. 道在愁虽浅:即使在愁苦之中也要坚持自己的信念。道,指道理、信仰。
6. 吟劳:长时间地吟咏诗歌。劳,辛苦。
7. 鬓欲凋:形容头发快要变白。
8. 破村:贫困的村庄。破,破损,这里是贫困的意思。
9. 虹入井:彩虹出现在水井中,形容罕见的美景。
10. 孤馆:孤独的小旅馆。
11. 客投魈:投宿在鬼魅出没的地方。魈,山鬼。
12. 秋风起:秋季来临,暗含离别的季节。
13. 听蝉:听蝉鸣的声音。
14. 渭桥:古代关中地区的一座重要桥梁,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
去完善
赏析
《书怀》是唐代诗人黄滔的一首五言诗。诗人以沉郁之笔,通过对自身处境的描绘,表达了他在荒年中的忧虑、无奈和坚韧之情。全诗构思巧妙,语言质朴,意境深远。
首联“退耕逢歉岁,逐贡愧行朝”,叙述了诗人遭遇荒年时的境况。“退耕”意味着农业歉收,生活陷入困境;“逐贡”则表明他为了生计不得不四处奔波,向朝廷献贡。这两句诗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颔联“道在愁虽浅,吟劳鬓欲凋”,表现了诗人在逆境中坚守信念的精神风貌。尽管生活中的困难使他忧愁,但他仍然坚信道德原则,通过诗歌来表达内心的情感。然而,长期的忧虑和劳累使得他的头发逐渐变白,形象地展示了诗人所处的艰难境地。
颈联“破村虹入井,孤馆客投魈”,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经历的贫困和孤独。“破村虹入井”描绘了一幅荒凉的景象,暗示了村子的贫困和衰败;“孤馆客投魈”则表达了他独自在外,寄人篱下的辛酸。
尾联“谁怕秋风起,听蝉度渭桥”,传达出诗人面对困境时坚定的态度。虽然秋风萧瑟,但他并没有畏惧,而是镇定地度过了难关。这体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品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书怀》是唐朝诗人黄滔所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壮志未酬的感慨以及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公元910年左右,正值唐末五代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发,民生疾苦。黄滔生活的年代,正逢唐朝衰落之际,国家政治腐败,科举制度受到严重破坏,许多有才华的知识分子无法通过正常途径实现自己的理想。
黄滔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期望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实现报国之志。然而他一生科场不顺,屡试不第。在他年近半百时,仍然没有取得功名,这使他深感无奈和痛心。
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黄滔创作了《书怀》这首诗,表达了他在逆境中的坚定信念和对未来的期许。虽然岁月蹉跎,但他的豪情壮志并未消磨,依然执着地追求着自己的理想。
去完善